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动态>>正文

临沂教育“十二五”发展回眸之蒙阴篇

发布日期:2016年03月18日  浏览次数:

蒙阴县地处沂蒙山腹地,是典型的山区、库区、老区。“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蒙阴县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谋划教育发展新思路,加快教育发展步伐,实现教育新跨越,县域教育质量水平、内涵品质得到全面提升,全县教育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统筹协调 优先保障教育发展

每年年初,县财政都按照不低于财政支出20%的比例编制教育资金预算,并通过足额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积极争取上级扶持、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助学等方式,多方筹集教育经费,确保中央、省、市“三个增长”政策落到实处。坚持优先按时拨付生均教育公用经费,优先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优先保证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县乡在财政拨款的安排上优先保证教育、预算单列、不留缺口、向教育倾斜”的总体要求。“十二五”期间,累计拨付公用经费15674万元,经费保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城乡教师工资从2011年实行统筹,截至2015年,城镇教师工资平均比2011年增长了117.9%,乡村教师工资平均比2011年增长了124.8%;农村小学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达到710元、初中达到910元,比2011年分别增长36%和37%。

城乡一体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新年开学第一天,厚厚的冰雪覆盖沂蒙大地。位于蒙阴县南部山区的桃墟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王瑾早早走进新建的教学楼,吹着空调的暖风,她高兴地说:“教室比家里暖和多了!”“原来午餐只能吃早晨带来的冷饭冷菜,现在学校配备了电热箱,我们可以吃上热饭热菜了。”这是蒙阴县大力实施校舍标准化工程,快速推进“211”工程的一个缩影。

让山里的孩子过上和城里孩子一样的学校生活,这是多少代教育工作者的热望。现如今,梦想成真,每一所校园都成为当地最亮丽的风景,每一座校舍都成为当地最安全的房屋,每一所学校都成为当地文化的殿堂。

蒙阴县委县政府在前期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经过仔细论证,确定四个重点,不遗余力,一抓到底。先后实施校安工程、校舍标准化建设工程、“211”工程、信息化工程,“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1.97亿元,其中楼房项目84个。为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实施城区学校改扩建工程,投资3100万元,改扩建二小、特校、四中教学楼,新建沂蒙商城实验学校15197㎡。深入推进“211”(热水热饭、取暖、改厕)工程。累计投入1565万元,为农村联小、村小配备餐厅设备和电热水器,为33处学校建成水冲式厕所,为23处学校安装多用锅炉12台、水暖空调1200台、太阳能空调400台。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2011年以来,全县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6000余万元,建成改造了蒙阴县教育城域网,建设了教育资源平台、教育管理服务平台、优课平台等应用平台,为广大师生进行办公学习、远程研修、网络教研等提供了便利;建成了各类多媒体教室1200余间;微机室150余间,生机比达到12:1;采购办公微机4000余台,专任教师达到人手一机;建成录播室5间,初步实现了校内的课堂教学直播、同步教学。五年内全县建设50所市级数字化校园,为全县教育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固本强基 努力构筑人才高地

临沂市“最美乡村教师”评选,蒙阴县教师王朝福、李桂彬、宋树春、刘长才先后入选,被《临沂日报》、《齐鲁晚报》、《沂蒙晚报》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这些典型的涌现,得益于蒙阴县近几年大力弘扬师德师风建设,大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师德师风建设始终是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良好的师德是一个优秀教师的先决条件。从2011年底开始,县教体局在全县教育系统持续开展了“弘扬正气争做行业标兵,教书育人争做教育先锋”主题教育活动。活动增强了广大教干教师的廉洁意识、服务意识、效能意识、创新意识,造就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服务优、效率高的机关干部队伍,打造了一支志存高远、严谨笃学、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截至目前,我县共有省特级教师7人;省级规范化学校3所,市级规范化学校45所;省级教学示范化学校4所,市级教学示范化学校15所;“1751”项目学校3所。为进一步促进师资良性循环,推进城乡资源均衡,“十二五”期间,共新招聘教师527人,安排城乡之间、乡镇之间、优秀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教干教师交流共501人,安排城乡教干教师交流134人。

强化管理 推进规范化学校建设

只有现代化的管理,才会产生现代化的学校,蒙阴县教体局先后制定了涵盖学校教学管理、学生团队管理、学籍管理、财务管理、划片招生、食堂管理、宿舍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组织人员督查落实情况,推动全县中小学规范管理迈上新台阶。

建立完善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工作机制,规范办学行为,完善了科学的评价机制,建立和落实了激励机制,调动了学校教师的积极性,营造了干事创业的好氛围,促进了管理水平的提高。

课程进一步优化。加强了常规教学管理,实现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应用常态化、普及化,开展了高效课堂构建活动,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开展各类教科研活动,发挥教科研活动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示范作用,大力开展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工程,小学在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养成方面有突破,初中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突破,高中在优生优培方面有突破。

体育卫生工作条件得到改善。在县城建设了1处“公共体育运动中心”,在全县中小学建设了标准运动场11处,按标准配备体育设施和器材;学校食堂、饮水、厕所、课桌椅配备、教室采光和照明等均符合标准要求。全县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提高。

落实惠民政策 促进教育公平

蒙阴县野店镇北坪村的公倩同学(化名),是一个有着甜美笑容的可爱女孩,但命运似乎对她格外吝啬,才几岁的小姑娘,母亲去世,父亲基本失去劳动能力,她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上学后,一年领到1000元的生活补助费。贫穷,并没有让这个孩子失去上学的机会。

该县建立健全了一整套家庭贫困学生资助制度。近五年共发放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及县直义务教育“一免一补”资金831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0662名;发放学前教育、普通高中、中职助学金1634万元,资助学生13000人。为9300名贫困大学生办理了生源地助学贷款,贷款金额5378万元。

优质高效 教育硕果满枝头

蒙阴县采取“义务教育抓均衡、高中教育抓品牌、职业教育抓扩张、幼儿教育抓普惠”的工作策略,坚持素质教育一个中心,强化教学改革、规范办学“两个重点”,抓好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教育评价“三项常规”,实施校长队伍建设工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程、特色学校创建工程“四项工程”,使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体系日趋完善,实现了教育新跨越。

各学校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开发了一批特色教育资源,垛庄镇中心小学、孟良崮中学的红色教育,桃墟镇中心小学的乡村少年宫建设等已初具特色。县域内两所高中学校充分发挥省“1751”项目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了高效教学实验,稳步推进了高中教育品牌化办学,促进了基础教育质量稳步提升。职业教育规模稳步扩大,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就业率达98%以上。

上一条:全市学校后勤管理工作会议召开 下一条:临沂市教育局专题部署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