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时空>>正文

《德育报》报道平邑县“孝道教育”经验做法

发布日期:2020年10月29日  浏览次数:

2020年10月19日,《德育报》头版宣传报道平邑县“孝道教育”经验做法,内容如下:

【全文如下】

山东省平邑县:“五种调料”烹制“孝文化套餐”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德教育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体现,近年来山东省平邑县充分挖掘“曾子故里,孝道圣地”的独特地理优势,把“孝”文化做为德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五种调料”烹制出平邑特色的“孝文化套餐”,让学生在活动中知感恩,懂孝道、践孝行,成效显著。

一是弘扬传统文化,打造“孝道氛围”。平邑县将孝文化作为学校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立足地域特色,打造“孝道教育”。教学楼的每一层都配有主题文化墙,结合孔子、孟子、曾子等古圣先贤以及学校的精神文化设计而成,让“仁义礼智信”等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融合。各校还积极引导孩子们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将党史国史中的孝道故事创作成绘画、书法作品,并将孩子们的作品装饰着校园的角角落落,以孩子的视角重新演绎“孝文化”成为了校园新风尚。

二是传承经典文化,构建“孝道课程”。各学校以传承经典为切入点,构建了孝道课程体系。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把孝老、爱老、敬老、养老、助老作为德育课程。教育局还组织教师编写了《孝道浸润心灵》(低中高)等系列校本教材,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传统文化。编写“弟子规韵律操”,将体育课程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强身健体的同时知晓做人道理。此外,社会实践课程也是传承孝文化的重要载体,各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寻三圣足迹,进劳动一线,访本地名人,让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综合素养得到不断提升。

三是实行多元评价,培育“孝道学生”。学校摒弃以学习成绩高低为主的单一评价方式,实现多元评价,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培育孝道少年。学校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提取“三jing (净、静、敬)”教育作为学生习惯养成的着力点和出发点。将每年的三月和九月确立为“十星闪耀”习惯养成活动月,以此做为学生习惯与品格养成的总抓手,现在孩子们逐步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们的一言一行彰显出来的修养得到家长们和社区居民的高度评价。

四是强化团队意识,打造“孝道之师”。学校通过各种教研活动来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修养,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和志愿者,如田文青老师成立了孝道名师工作坊,带动身边教师和社区居民学国学、诵经典;刘娟老师坚持每天早上与学生们一起诵读《论语》《弟子规》,与家长在微信群中互动,共读经典……老师们关爱学生、爱岗敬业、孝敬老人、泛读经典,研究意识和团队精神明显增强,人人争做“现代孝道之师”。

五是坚持开放办学,共育“孝道之人”。充分利用曾子故里、孝道圣地优质资源,搭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平台,让家长也参与到传统文化教育的活动中来,建立健全家长学校,培育文明家庭,倡导家长与孩子一起诵读经典,共同学习传统文化精髓,在生活中给孩子正确引导,为孩子做出榜样。各校举办的大型传统文化公益讲座、母亲节大型感恩教育活动、“我的家风家训”征集活动等都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取得良好效果。(王贵君 禚昌辉)

上一条:《中国教师报》报道临沂半程中学校长雷明贵陪师生“相伴一程,守望一生”相关做法 下一条:《山东教育报》报道临沂市高级财经学校德育案例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