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时空>>正文

《山东教育报》报道临沂第九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发布日期:2013年06月09日  浏览次数:

4月24-25日,山东省中小学德育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对全省17家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成绩突出的单位进行了表彰。临沂九中被表彰为“山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并作了典型经验材料交流。

5月28日,《山东教育报》以《培养“阳光”少年》为题报道了临沂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做法,现全文转载如下:

“责任•阳光”,这是临沂第九中学的校园主题词。为了培养有责任的阳光少年,该校突出心理健康教育,开设了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有制度、有计划,有教材、有教案,有落实、有反馈。

日臻完善的育人设施

在临沂第九中学,除了功能齐全的“阳光地带”、演播室、舞蹈室、多功能教室、乒乓球馆、图书室等特种教室外,今年4月30日又成立了集体活动中心,还建立了集心理训练、心理宣泄、心理咨询、心理自助于一体的“团队辅导室”和“个别辅导室”,面对全体学生开放。

心理辅导实行“师生两级管理”,团队辅导室的主持人为学生,个别辅导室的顾问为全国著名心理咨询师翟召博教授。学校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的达20余人。学生主持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可转介到顾问老师处,力争使每一位前来咨询的学生卸下烦恼、困惑,带走快乐、愉悦。

健全完善的服务体系

目前,该校已通过建设“六个服务阵地”,打造“三级教育体系”,对学生实施全员、全科、全程参与和整合式教育。

“六个服务阵地”:一是开通学生与心理辅导室直接联系的渠道——校园网、心理信箱、心理热线、QQ群;二是成立学生倾诉的“心理家园”——心育室(远离办公中心,在相对僻静的综合楼四楼);三是开办丰富学生心理知识的加油站——心理展板;四是每学期编辑一期心理健康教育黑板报;五是每月出版一期心理健康教育小报;六是建立宽敞惬意的团体活动室。

“三级教育体系”:一是班级教师,从学科知识角度管理和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二是全体教职员工,为学生营造健康、和谐的人文空间;三是学校心理教师,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个别学生进行专业的心理诊断、咨询、干预等。

通过建设“六个服务阵地”,打造“三级教育体系”,该校真正形成了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全员、全程、全面育人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拥有阳光心态的学生

为激发学生潜能,该校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首先,“三级模式”呵护心灵。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心理特点,配合“三年三个第一步”德育系列,在三个不同年级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三级模式”。

七年级:常规开课模式。辅导重点在适应新生活上,让学生“走出舒服圈,尽快适应初一生活”,迈好中学第一步。

八年级:讲座辅导模式。辅导重点是:男女生交往尺度的把握、学习方法的调整、“创造思维,释放压力”等,防止两极分化,使学生迈好青春期关键一步。

九年级:重点开课模式。辅导重点在情绪调整、考前辅导上,让学生“合理运用时间,战胜考试焦虑”,培养学习及社会适应能力。

其次,不低估学生的潜能。按照“强项”评价原则,对学生的“闪光点”放大表彰,以“强项”带动“弱项”发展。对学习成绩进行分层评价,对优秀生设“金星奖”、“银星奖”,对中等生设“飞跃奖”,对边缘生设“超越奖”;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多元评价,设特长奖、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的楷模、文学新秀、体育健将等18个奖项,评选“感动校园十大人物”、“十大幸运学子”……

学校把每年5月、10月定为“心理健康教育月”,每周开设两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定期刊发小报《心语》。并通过学生社团组织开展心理情景剧大赛、心理趣味运动会、心理健康手抄报展评等特色活动,提升了学生心理素质,增强了学生自评、自控和受挫能力,培养了学生“文明,和悦,自信,阳光”的精神风貌。

上一条:山东教育报: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数字故事进课堂” 下一条:《山东教育报》:“感谢姚明叔叔送来的节日礼物!”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