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时空>>正文

《临沂日报》“最美乡村教师”系列报道(七)

发布日期:2013年08月07日  浏览次数:

臧仲青:三尺讲台写人生

为了村里的20多个孩子,他不顾家人反对,毅然放弃考大学的机会,走上三尺讲台当了民办教师,这一干就是30年。他就是臧仲青,费县大田庄乡安太联小教师。

从教以来,臧仲青深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真诚的。

1997年,臧仲青在黄崖小学任教。有一天,学生许玉福没来上学。经了解,他母亲因病早逝,父亲体弱多病,家里生活困难,实在没钱上学。当天中午,臧仲青就去他家做工作,看着孩子企盼的目光,他把准备给母亲买药的50元钱塞给了许玉福的父亲。当天下午第一节课,看见许玉福又坐在了自己的位子上,臧仲青心里的石头落地了。30年来,臧仲青对学生一视同仁,没有放弃过一个学生。

黄崖小学是一所典型的山村小学,学生来自不同的自然村,他们的家离学校有五六里远。有天下午放学时下起了倾盆大雨,河水涨出了河床。离家近的学生早已回家,只剩下五位离家远的学生。臧仲青说:“同学们不要怕,我送你们回家。”臧仲青走在前面给学生带路,经过一条山沟时一个学生一脚没踩稳滑到了,腿疼得不能走路,臧仲青就背着把她送回家。

十几年来,臧仲青教过5个村小,常年在教学路上奔波,再加上工作劳累,无情的病魔向他袭来。

2000年9月的一天,臧仲青正在上课,突然感到胸闷,一下课就躺在了椅子上。第二天上午,他去医院检查,结果是风心病联合瓣膜病变。医生说可能要做手术,应尽早治疗。为了不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当天下午,臧仲青又坚持回到学校给学生上课。同事问他检查情况,他却说:“没事。”在2000年到2004年期间,臧仲青三次因供血不足住进医院。每次住院,臧仲青最多住4天,医院让他多住几天缓解下病情,他总是说:“没事,以后注意点就行了。”就这样,臧仲青一次次重新站在了讲台上。

在长期的教学中,臧仲青发现农村孩子口头表达能力差,上课不敢举手提问。为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臧仲青从低年级抓起,每天抽出一节课,让学生模仿记者、主持人,随意沟通交流。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性格也开朗了,回答问题非常积极。

臧仲青虽然疾病缠身,但从来没有懈怠过。面对新的时代,他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在长期的教学中,他发现农村孩子的一些养成习惯值得研究。2009年,他和同事合作完成了《现阶段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研究》的课题报告,于2011年4月鉴定结题。有付出就有收获,臧仲青2002年荣获县优秀成绩奖、2003年荣获县级优秀教师称号、2007年再次荣获县优秀成绩奖。

随着时间的推移,臧仲青的病情在变化,但不变的是他对教育的坚守。2012年秋,臧仲青又教了二年级一个班,这时他只能坐着讲课了。就在期中考试的第二天,也就是2012年11月16日,臧仲青住进了市人民医院,于12月13日做了双瓣置换手术。手术后的臧仲青听到了所教班级的成绩在全乡优秀的消息,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今年春天,臧仲青毅然重返讲台。

30年来,臧仲青热爱自己的教师职业,是它给了臧仲青一次次战胜病魔的力量。如今,臧仲青虽已年过半百,但他对教育的爱一点都没有褪色。

上一条:《鲁南商报》“最美乡村教师”系列报道(六) 下一条:《临沂日报》“最美乡村教师”系列报道(六)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