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时空>>正文

《鲁南商报》“最美乡村教师”系列报道(十二)

发布日期:2013年08月26日  浏览次数:

一切为了学校和孩子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来,他忠诚于教育事业,教书育人,诲人不倦;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从不迟到早退。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和管理水平,他带领老师们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坚持参加教研活动。他就是临沭县玉山小学教师李秀志。

28年教学路

李秀志,生于临沭县玉山镇河湾村,1985年民办教师整顿,经村委和镇教育组考试选拔,李秀志成为一名民办教师。28年来,“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是他从教的目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他自律的信条。

1997年,因为工作出色,他被晋升为学校教导主任;2002年,玉山镇北圩子小学缺少校长,他又奉命而去;2003年,他又去了玉山镇黄峪完小,三年后的全县年终工作督导中,他争得了全县农村完小教学工作第一名的好成绩。2006年,他又被调到现在的玉山完小,学校在第二年就被评为“县级教学工作和学校管理工作先进单位”,他也获得了“县级教学工作和学校管理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08年,他获得市级教学成绩奖;2010年,玉山完小被评为“市级教学先进单位”。

做好学生知心人

李秀志以校为家,一心扑在工作上,家务活的担子都落在了妻子一个人身上。由于长期操劳,妻子积劳成疾,2010年因病住院实施手术治疗。在妻子住院时,李秀志依然惦记着学校的工作,医院学校两头跑,后来甚至把办公室搬到了医院。等妻子病情有所好转时,他立即打电话询问学校里的情况。就在这一年,玉山完小被评为“市级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作为一名校长,李秀志刻苦钻研业务,带领教师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注重因材施教,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他向教师们倡导“课堂上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要求教师要“循循善诱地引导,做好学生的学习合作伙伴”。

在教育学生方面,他很注重“培优扶差”的工作,对于后进生,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在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多表扬。他还向教师们力推学生开展小组学习活动,选拔优秀的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一起进步。对此,他发表过《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等论文。

上一条:《临沂日报》“最美乡村教师”系列报道(十三) 下一条:《鲁南商报》“最美乡村教师”系列报道(十一)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