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时空>>正文

《中国青年报》、新浪、搜狐、网易、新华网等媒体报道郯城县特困学生数据库建设

发布日期:2014年02月13日  浏览次数:

郯城县教育局为了避免社会各类扶困助学遗漏和重复救助现象的发生,建立了贫困学生救助协调管理机制,完善了“贫困学生数据库”,该创新举措受到了全国多家媒体的关注。《中国青年报》(2014年01月28日03版)、新浪新闻、搜狐新闻、网易新闻、新华网等媒体连续进行了报道。现将原文转载如下。

本报讯(侯国际于秀彩)近日,随着“鲁南商报2014新年圆梦”活动的顺利举办,山东郯城县又有16名贫困学子接受到了来自鲁南商报1万多元的捐助。此次受捐助学生名单,是郯城县教育局资助中心根据资助方要求,从“特困学生数据库”中筛选产生的。

郯城县教育局为了避免社会各类扶困助学遗漏和重复救助现象的发生,建立了贫困学生救助协调管理机制,完善了“贫困学生数据库”,让社会捐助有了“风向标”。

据介绍,该数据库收集了全县义务教育阶段特困学生1237人的资料,根据家庭困难程度分类管理,并依照有关规定、程序确定需救助的贫困学生名单,将名单分类归口建档,建立统一档案库加以管理,并做好翔实的捐助记录。其他各相关部门和个人在救助贫困学生时,由教育部门统一提供贫困学生名单。

“今后每年都将把当年入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信息库,并逐步规范管理,同时还将定期对已列入信息库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密切关注其生活状况,对特殊困难学生给予多元化的关心和多渠道的资助。”资助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截至目前,572名困难学生获得各类助学资助,总金额42.72万元。

上一条:《山东教育报》头版倒头条报道罗庄区推进读书工程、打造书香校园、落实文化育人典型做法 下一条: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报分别报道莒南农村社区教育工作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