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时空>>正文

《临沂日报》:沂南:让每一个孩子享受教育的灿烂阳光

发布日期:2015年01月23日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沂南县通过加大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发展环境,真正践行了“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最漂亮的房子是学校”,实现了教育均衡发展。2015年1月21日,《临沂日报》二版头条刊发了《沂南:让每一个孩子享受教育的灿烂阳光》,报道了该县的具体做法。现将原文转载如下。

沂南:让每一个孩子享受教育的灿烂阳光

(通讯员麻杰 戚景峰)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朗朗的读书声……”1月7日上午,在沂南县界湖街道独树中心小学四年级三班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生们在声情并茂地朗读。这所小学教学设备齐全、环境整洁干净,有着可与县城学校媲美的美丽校园。你也许想象不到,一年前这里还是一排排低矮破旧的危房和坑坑洼洼的土路。

我们学校之前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的房子,非常破旧,雨天教室漏雨,黑板都破得不像样了,师资力量非常薄弱,连个音乐教师、体育教师都没有,就靠一支笔一块黑板上课。”独树中心小学校长王飞边用手指着宣传栏里的旧照片边向记者介绍。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沂南县着力实施教育民生工程,将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学校倾斜,不断缩小城乡间、校际间的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为改善县城周边及偏远乡镇地区的办学条件,沂南县加大了教育基础建设投入,2014年,校舍建设投资总量达到3.6亿元,共实施学校建设项目357个,其中楼房、餐厅项目131个、平房项目226个,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目前85%以上的项目已经竣工,全县中小学校舍条件得到全面改善,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最为坚实的基础。独树中心小学就是其中一个重点改造对象。2014年,独树中心小学拆除了低矮的平房,新建了教学楼、综合楼、餐厅,硬化了路面,配齐了教学设施,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学校教学条件改善了,学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独树中心小学五年级三班的学生付题鸣兴奋地告诉记者:“现在我们搬进了新教室,上课时老师还用电脑给我们上课,我还参加了兴趣小组,觉得学习更有趣了。”

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沂南县还着力充实了包括独树中心小学在内的教育薄弱地区的教师队伍,努力缓解村级学校师资缺乏的状况。

独树中心小学的音乐教师杨璐是个地地道道的90后,去年大学本科毕业后被分到了这里,她坦言,起初听到被分到了这里,心里还是有所顾虑的,毕竟乡镇学校和县城学校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来到这儿后发现,咱们学校钢琴、古筝等音乐教学设施都有,还有这么宽敞漂亮的音乐教室,让我感到很振奋。我会尽最大的能力,把知识教授给孩子们。”杨璐对记者说。

近年来,沂南县通过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工程共为乡镇学校补充教师296名,支教教师36名。同时在职称评聘等方面向农村偏远学校倾斜,大力加强农村教师培训工作,通过网络研修,网上指导等方式,共培训教师3064名,有效提升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另外,通过发放乡镇教师补贴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待遇,稳定了农村教师队伍。

沂南县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道宽告诉记者,今后,沂南县将继续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实施城区学校扩建、幼儿园建设、学校精致化管理、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学生品行塑造和教学质量提升等工程,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积极缩小城乡差距、校际差距,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上一条:《大众日报》:城乡幼儿同享优质学前教育 下一条:《中国教育报》报道兰山区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