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孝河:扎根乡村书写教育美好梦想
陈孝河是沂水县沂城街道松峰小学的一名普通乡村教师,任教32年来,扎根山村,默默耕耘。
1983年,陈孝河初中毕业后主动放弃担任村团支部书记兼会计的机会,毅然选择了当“孩子王”。当时的泥峪子村是一个不到500人的小山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异常简陋。1至4年级共2个教学班,2名教师一人一个复式班,一个人要教两个年级的全部课程。不论严寒酷暑,他每天总是第一个到校,天不亮领着学生做早操、上早自习。晚上点着小煤油灯上晚自习,下了晚自习,送走学生,他又回到办公室备课、批改作业。复式班的备课相当麻烦,不但在时间和教学内容上需要合理穿插,还要照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变换角色进行课堂教学,所以备课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他晚上十一二点回家是经常的事。
陈孝河深知,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光有热情还不够,还要有真正过硬的本事。他积极参加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向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学习,不错过任何提升自身素质的机会。1985年,他通过考试参加了县进修学校的函授培训学习。2000年,他又考入沂水师范,2年毕业后转为公办教师。2003年参加自学考试,经过3年的努力获得了山东师范大学颁发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专文凭。2009年,又报名参加学习了《数学与应用数学》的自学,坚持网上学习,经过3年的勤奋学习,47岁的他获得了齐鲁师范学院颁发的成人高等教育专科起点的本科毕业证书。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他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课程标准,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备课时,精心设计环节,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资源。课堂上,结合课堂实际运用课件配合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他在教学理论、方法、经验等多方面都得到了全面发展,教学成绩在全镇一直名列前茅。他多次代表学校参加镇里县里举行的公开课,在镇里组织的优质课评比中,他连年获得一等奖。他撰写的《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提高家长教育水平》论文被评为山东省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他9次获得镇级优秀教师,4次获得优秀班主任,2次获得优秀教研组长、职成教工作先进工作者、和谐学校创建先进工作者和县级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