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时空>>正文

《山东教育报》报道罗庄区傅庄街道“读、评、论”助推村小均衡发展

发布日期:2016年02月03日  浏览次数:

1月25日,《山东教育报》以“巧念村小治校三字经”为题,报道了罗庄区傅庄街道“读、评、论”助推村小均衡发展的典型做法。全文如下:

巧念村小治校“三字经”

——临沂市罗庄区傅庄街道“读、评、论”助推村小均衡发展

“我的‘美德存折’上终于盖上了第十枚‘君子印章’,我终于有资格参评今年的‘十佳君子’啦!”五年级学生刘香宏兴奋地边喊边跑出学校“君子银行”。这是发生在临沂市罗庄区傅庄街道窑北头小学“君子教育”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的一幕。“近几年,我们通过巧念‘读、评、论’村小治校‘三字经’,推动了村小高位均衡发展。”罗庄区傅庄街道中心小学校长颜丙达说。

搭建平台,在“读”中提升能力素质

为了推动学校特色发展,傅庄街道中心小学聚焦教师教育能力建设,成立了教师学习共同体“1+1悦读俱乐部”。自“1+1悦读俱乐部”成立以来,学校办公室、图书室、阅览室里处处可见教师读书的身影。

据了解,俱乐部成员要每年订阅一本教育杂志,每月精读一部教育图书,每月撰写一篇读书体会,每月参加一次读书成果分享交流活动。

老师们在俱乐部内读书、反思、实践、思考、写作,收获多多:《让每一朵生命之花幸福绽放》、《读李希贵老师〈学生第二〉有感》、《读书与修身——教师早修促进教师幸福成长》、《放大你的优点——读〈论语·公冶长第五〉有感》、《“停滞不前”的幸福》等多篇文章见诸报刊。

深入课堂,在“评”中提升教学水平

“这节课不仅关注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果,还关注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能及时鼓励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但你没有充分挖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是颜丙达对巨峰小学数学教师张宝强讲的《比的应用》一课所作的点评。

傅庄街道教育干部人人都要走进课堂,潜心研究教学。每位校长每学期还要执教公开课,带领教师开展教研活动。

据了解,该街道把上课、听课、评课、研讨作为校长任职的“必选项”,每星期都要开展听课活动,每学期都要开展不同主题的“教学节”活动。“校长进课堂,上课、听课、评课,主动参加教研活动,‘逼’着教师研究教材、思考教学、研究课堂,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迅速提升。”颜丙达如是说。

积淀理念,在“论”中提升办学品位

“我校‘理想教育’立足教师的专业理想,构建理想课堂,培养理想学生,从而推动‘理想学校’特色建设……”劳模店小学校长殷云华在校长论坛中说。

近年来,该街道坚持推行校长“论道”活动,规定每位校长需要在学期初校长发展论坛上阐述自己的特色办学思路,介绍学校特色建设的进程和发展情况。

“刚开始,我们不习惯。后来,为了完成‘任务’,我们开始尝试着深挖学校及周边民俗、传统文化等教育资源,推动学校特色建设。”殷云华说。

一次次的“论道”,一次次的“亮相”,校长们创建特色学校的思路逐渐明晰起来。“现如今,每位校长都能把学校特色发展规划说得头头是道。而且,巨峰小学的‘养成教育’、窑北头小学的‘君子教育’已在区内产生了一定影响,劳模店小学的‘理想教育’风生水起,东三重小学的‘行知教育’也在积极探索构建之中。这向实现村小高位均衡发展迈进了一大步。”颜丙达自豪地说。

上一条:《大众日报》 盘点:2015年临沂教育20件大事 下一条:《中国教师报》报道罗庄区册山街道中心小学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典型做法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