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时空>>正文

《沂蒙晚报》第六届寻找“最美教师”系列报道(九)

发布日期:2016年08月22日  浏览次数:

费县杏坛学校教师孙静:学生的榜样 家长的引路人

近日,当记者在费县杏坛学校见到孙静时,她刚刚做完引产手术十天,由于工作劳累等原因,肚子里7个月大的胎儿最终没能保住。“没事的,马上就开学了,只要见到孩子们我心里的痛就会减轻。”工作 18年来,正是这一帮孩子们,给了孙静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上午坚持上课下午陪儿子治弱视

2007年12月6日,孙静6岁半的儿子被确诊为屈光参差性弱视,右眼视力仅为0.1。当孩子以这样的“方式”才引起她的注意时,整日忙于工作的她禁不住流下内疚的泪水。

“孩子的视力已经错过了眼睛发育的关键期,快7岁了,不能再耽误了,你最好请一个月或者更长时间的假陪孩子做激光训练治疗。”医生的话给了孙静一丝希望,同时又令她感到不安。是的,她不能失去挽救孩子视力的机会,如果错过了,她将负疚终生。可是,还有一个多月就要年终考试了,她的学生怎么办?孩子们可都卯着劲要考一个好成绩回家过年呢。面对两难选择,职责让她不言弃,思前想后,她先向校长说明了情况,把下午的课调到上午上,下午再请假陪孩子去临沂做治疗。这样一来,上午的课堂上,她全力以赴,优化课堂,提高效率,向40分钟要质量,使课堂充满生机。十一点四十放学后,她立刻带上孩子直奔车站,坐车赶往临沂市鲁南眼科医院。12月份的天气异常寒冷,天黑得早,很多时候,她和孩子乘坐末班车从临沂赶回费县……生活就像上满了发条的钟表,再苦再累她也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在她的心中充满了希望,她的坚韧在向孩子们传递着正能量。

有付出必有收获,学生们没有辜负她的期望,年终考试她所教的班级成绩仍为全级第一。值得高兴的是,2009年孩子右眼视力从0.1上升到1.0,连医生都说:“真是一个奇迹!”

照顾患病同学 一个也不能掉队

“老师,我想让您初中继续教我们,行吗?我不想和您分开……”学生韩宝梅是一名小儿麻痹症患者,孩子的话语质朴感人。2008年,孙静主动接手了韩宝梅的班级,第一节课就告诉全班学生,56名同学都是她的孩子,韩宝梅更是她的“孩子”,是同学们的姐妹,大家要像对待亲姐妹一样关爱她!是的,她就是这样做的。她数年如一日地和同学们一起照顾这个不幸的孩子,喝水、上厕所、爬楼梯……学生们真的不舍这几年和她相处的日子,因为有了她的以身示范,孩子知道了如何去有尊严地帮助一个同龄人;因为有了她的鼓励,孩子们学会了换位思考、乐于助人;因为有她真诚的赞扬,孩子们沐浴在爱的接力棒中健康成长。

同样,在2010年初夏,从对学生“请假条”的追问中,孙静得知胡梦琦同学的爸爸因喉癌去世了,为了安慰这个孩子,孙静动员所有孩子,给这位同学送去了爱心,让这个孩子尽早地从痛苦中走了出来。

除此以外,在教学之余,孙静积极参与结对帮扶贫困儿童活动,在征得韩宝梅、胡梦琦、刘虹这几名学生和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她发布了求助信息,为这几名特殊的孩子寻找资助人。不久,就为她们从网上联系到了爱心捐助人,爱心人士钱款给予了这几名孩子经济保障,他们之间的信件往来给予了孩子们精神上的慰藉。

言传身教 她和儿子一同践行“孝老爱亲”

2013年10月12日,孙静的公公不幸被查出患有胃癌晚期,而她当时正准备代表全市参加11月份山东省省级综合实践讲课比赛,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巨大。

为了更有时间照顾公公,孙静决定把公公从乡下接到费县杏坛学校宿舍来亲自照顾,每天都要忙到深夜,由于过度操劳,她曾一度晕倒在办公室里,幸好被老师及时发现。由于病痛带来的恐惧和痛苦,公公的脾气变得非常暴躁,不配合治疗,但是她从不抱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亲人的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为让公公看到生活的希望,她让儿子和爷爷多接触,多谈心,送给爷爷两盆“长寿花”,让爷爷能有一个积极的心态面对病痛和手术。2014年5月,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公公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各项指标都恢复了正常,而她也在此时获得了省级讲课二等奖,让人感到欣慰。

在照顾公公期间,她和孩子一起经历了亲人生病,悉心照顾,负债累累。孙静认为,这所有的一切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孩子耳濡目染,明白了要孝老爱亲,要做和妈妈一样孝顺、优秀的人,经常向大人们嘘寒问暖,帮家长、邻里们做些家务,获得了邻里街坊的一致好评。

引领家长走出误区 家教培训任重道远

2009年,孙静被临沂市教育局聘为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参与对家长的家庭教育培训工作。2013年,她又被费县妇联特聘为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作为讲师,多次志愿为妇联开展的“新农村·新生活”家长培训活动作报告,面向全县家长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在此期间,她提出“没有不合格的孩子,只有有问题家教”,研究出“孩子出问题,家长要反思”、“家庭教育应尽早开始,越早越好”、“多鼓励表扬,少批评指责”,“家教要言教、身教、境教相结合”等家教原则,引领许多家长走出家教误区,学会科学教子,在广大家长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几年来,经她培训的家长累计超过6000余人次,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2010年,孙静的家庭教育研究成果《尊重信任 共情接纳》在《沂蒙教育》上发表。2012年,她的家教研究课题被省妇联维权部和省家庭教育研究会确立为省级立项研究课题,2015年研究成果被评为省级优秀课题。2014年,她从全市数百名“最美家长”中脱颖而出,被临沂市妇联授予“临沂市首届十佳最美家长”称号。

上一条:《沂蒙晚报》第六届寻找“最美教师”系列报道(十) 下一条:《沂蒙晚报》第六届寻找“最美教师”系列报道(八)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