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时空>>正文

《沂蒙晚报》首届寻找“最美青少年”系列报道(三)

发布日期:2016年08月31日  浏览次数:

毛得宇:“脑瘫”青年醉心国学我不比别人差

今年20岁的毛得宇是河东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14级财会专业的一名学生。初见他时,他正在学校组织的国学大讲堂上,为同学们讲述国学名篇。讲台上的他神采奕奕、滔滔不绝。但语言表达的吃力和面部表情透露着:他不是一个正常的孩子。

1996年,毛得宇出生在平邑县仲村镇的一个普通家庭。由于出生时小脑缺氧,导致现在腿脚不灵活,走路不稳,但智力并未受影响。

在学校里,毛得宇也曾遭遇过歧视与白眼,甚至还曾被学校拒收,但这些都没有压垮这个坚强的孩子,反而让他愈挫愈勇。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读书,不能让别人看不起我。我虽然身体残疾,但是我在学习上不会比别人差。

一次偶然的机会,毛得宇接触到《弟子规》。当他读第一遍的时候,就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他用一周的时间就把《弟子规》背下来了。每背诵一遍,都有一遍的收获。

进入河东区职业中专以后,班主任李兆勋发现毛得宇对《弟子规》有着独特的见解,李兆勋老师便鼓励他参加了学校的国学社,并让他在国学大讲堂上为同学讲国学。2015年元旦后,毛得宇产生了一个想法:要把自己对国学的理解与感悟写出来,李兆勋老师大力支持,还将电脑借给毛得宇。毛得宇用手指一个键一个键地敲,按照一周一篇的速度,毛得宇在寒假后敲出了国学二十讲。

为了让全校师生都能看到毛得宇的国学作品,学校组织多名老师成立编委会,对毛得宇的国学二十讲进行审编,并由学校出资3万元,将这份手稿印刷出版,书名为《沂蒙山的馈赠》。

《沂蒙山的馈赠》出版后,毛得宇接到了许多学校的邀请进行国学励志报告会。在2015年暑假期间,他接受了“东蒙领袖少年夏令营”的邀请,对青少年进行了为期5天的培训,让那里的青少年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毛得宇说,今后他会继续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一同学习传统文化并发扬光大。

上一条:《沂蒙晚报》首届寻找“最美青少年”系列报道(四) 下一条:《沂蒙晚报》首届寻找“最美青少年”系列报道(二)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