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端正态度、高度重视。要求各校高度重视防溺水安全工作,将近期发生的学生溺水事故及时通报全体师生,从事故中吸取教训。进一步明确和强化防溺水事故的安全责任,全面落实各项工作措施,认真分析学生溺水事故的特点及规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做好教育和防范工作,要一抓到底,严阵以待,不得有丝毫懈怠。
二是加强宣传、积极营造氛围,多途径加强教育。要求各学校充分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校园广播站、宣传栏、悬挂条幅,开好三个会,全面部署,重点强调。开展专题防溺水教育、知识竞赛。要求各学校、幼儿园迅速行动,立即开展一次防溺水安全教育专题活动,以典型事例警示学生,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自觉珍爱生命,远离危险。以中学、中心校为单位组织开展一次夏季防溺水安全知识竞赛活动,主要突出“六不准、八避免”。
三是突出重点教育对象。针对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等重点学生,要反复告诫学生不私自到河流、湖泊、水库等游泳、嬉水;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带领的情况下下水游泳;不到无安全设备、不熟悉的区域和无救护设施的水域游泳;发现同伴溺水时应立即呼喊大人营救,不应盲目下水营救,避免盲目施救导致的溺亡事故。
四是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特别是改为夏季作息时间后,中午午休时间延长,一定要加强午休时间以及下午放学后交接与监管。各学校进一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联系,通过印发《告家长的一封信》、教师家访和电话、校信通、QQ群、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和途径,联系每一位学生家长,及时将防溺水安全教育送上门、进到户,切实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引导家长真正担负起监护人的责任,加强孩子防溺水的监管。
五是建立健全夏季防溺水安全管理台账,制定《防溺水安全应急预案》,专门每周开设一次防溺水安全教育专题课,要求各学校(幼儿园)实行每天零报告制度。每两周举行一次相关方面的知识专题讲座、安全演练。
六是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各学校要就本辖区防溺水形势以书面的方式立即向当地政府汇报,协调并组织有关部门对本辖区内的河流、水库、池(坑)塘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河流、水库、池(坑)塘及时进行整治,并设置警示标志;在事故多发水域安排安全巡视员或监督管理员进行巡查,确保学生安全。
七是实施责任倒查追究。各学校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安全工作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并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责任到人。对因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不力或工作失误而造成重大事故的,必须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严格执行重大事故和学生非正常死亡报告制度,做到报告及时,信息畅通。(刘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