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严格安全职责。持续健全完善学校安全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将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认真落实安全工作“校长是第一责任人”“一岗双责”制度,卡实“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责任,逐级逐岗签订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目标管理责任书要根据岗位工作特点分别制定,内容要具体,职责要明确,切实将夏季安全管理融入到学校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做好校车、防溺水、消防、饮食卫生、防恶劣天气、防传染病等重点安全工作,做到岗位到人、职责到人、落实到人、责任到人。
二是营造安全氛围。根据夏季季节特点,结合学校实际,通过微信公众号、校园网、校园广播、班级QQ群、班会、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开展地震、暴雨、雷击等自然灾害预防和救助知识教育;加强防溺水、防高温中暑、食品卫生安全、交通安全、用电安全、防蚊虫叮咬等方面的安全教育;聘请卫生部门专家对腮腺炎、手足口病、水痘等传染病作详细介绍,给师生提供专业指导,切实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三是排查安全隐患。夏季高温、雷雨天气偏多,为确保学校师生安全,以“查隐患、抓整改、重落实、保安全”为准则,对校舍安全情况、校园周边环境、在建工程情况、各类设施设备、安保情况、消防设施、食堂食品安全情况以及校车、用水用电用气情况等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安全大检查。对排查出的隐患,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确保整改到位。
四是加强防溺水监管。制定严密的安全防控措施,切实加强学生日常活动的安全管理,尤其是学生防溺水和游泳安全的教育管理。召开“关爱生命远离溺水”主题班会,播放防溺水教育专题片,教育学生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到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发现有人溺水时,要呼叫成年人开展救助,防止因盲目施救而造成更大损失。同时,加强家校沟通,通过印发《致家长一封信》、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增强家长安全意识和监护人的责任意识,共同做好学生夏季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