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范全区中小学生溺水事故发生,今年5月份,临港区教体局下发《关于做好预防河道溺水事故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区中小学、幼儿园、社区教育中心采取有力举措,严防狠抓,确保学生“零溺水”。
一是砸实岗位安全责任,实施无缝隙监管。区教体局指导全区各中小学和幼儿园进一步修订完善学校防溺水工作应急预案,成立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细化岗位安全职责,学校与教师签订《防溺水安全责任书》1600余份,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签订《防溺水工作协议书》24000余份,明确学校、教师与家庭监管学生安全的职责边界,确保学生防溺水管理工作环环能衔接、处处不脱扣。
二是深入排查隐患险情,实施不间断巡查。指导各中小学和幼儿园将安全工作重心转移到预防上,深入排查学校周边、学生上下学途径、经常嬉水的水库、池塘、河道等重点水域,并纳入重大隐患险情项,科学设置危险水域防护设施和安全警示标牌106个(件)。各镇社区教育中心组成巡查队伍,对重点和危险水域实施不间断巡查,发现险情及时排除、发现落水及时施救,防止溺水事故发生。
三是开展专题宣传教育,紧敲防溺水警钟。各中小学和幼儿园借助校园广播、黑板报、溺水事故警示片、安全教育平台、预防溺水事故告知书等载体和平台,向学生和家长敲响防溺水教育的警钟,引导深刻认识溺水事故的危害。抓住校会、班队会和家长开放日等有利时机,开展以“珍爱生命远离危险”为主题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先后有18000余名中小学生参加宣誓仪式并签名,表示认真践行防溺水“六不准”。
四是遵循事故规律特点,精准施策求实效。针对学生周末、节假日和放学后家长疏于管理的问题,要求全区各中小学和幼儿园利用每天放学前5分钟和节假日前一天最后一节课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为学生放学后、周末和假日安全注射预防“疫苗”;学生离校期间,各学校每日通过短信微信提醒或打电话告知的形式,警示家长增强监护意识,严加看护孩子,确保孩子平安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