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抓实抓牢教学常规管理。加大作业质量监控力度,强化布批与落实,力求做到有做必批、有错必纠。积极倡导“无作业年级、无作业科目、无作业教师、无作业学生、无作业周、无作业日”活动,严格控制学生家庭书面作业总量和难度,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落实调研回访制,促进教学管理的规范化与常态化。
二是积极构筑“新课程”体系。逐步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社团活动课程化、隐性课程系统化”,严格落实“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目标要求,进一步加强音、体、美、信、综合实践等课程教学。实施蓓蕾读书工程和经典阅读推广工程,继续推进“语文主题学习”和课内阅读拓展训练研究,深入开展读书节活动。通过阅读与写作大赛、演讲与书法比赛等,激发学生读写兴趣与水平。继续组织全区小学生综合素养展示活动和科技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的评选,扎实推进体育核心教材和特色教材的落实,继续加强音乐识谱教学,开展“乐器进课堂”活动和“校园合唱团”建设。
三是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全面发展。关注“两个结合”,着力提升学生“三种素质”,即:关注学生学业成绩与关注多方面发展潜能相结合、关注学生身心成长与关注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相结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积极开展主题性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合作和研究性学习,建立特长生信息库,支持学生参加高层次学科竞赛和特长培训,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和特长发展。
四是重视学科素养评价。语文评价侧重于识字写字、朗读说话、阅读写作、诗文诵读等;数学侧重过程性说理分析、操作应用、理解本质等;英语侧重听说、单词认读、情景对话、情景剧、儿歌演唱等;品生品社侧重素质展示和实践操作;体育侧重学生身体素质各项指标;音乐侧重学生现场演唱、演奏、展示素质等;美术侧重学生基本技能和作品展示;信息侧重学生的基础技能和电子作品设计;科学评价重点在实验操作、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综合实践活动侧重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应用等。(李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