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经开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优质课评选活动近日在该区第一实验小学举行。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课堂“三落实”以期达到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将学生道德意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行为的预期目标。从而,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有效使用,扎实推进全区小学品德教学立德树人任务的落实。
一是落实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关注课程与生活的关系。儿童的生活是道德行为的基础,来源于学生生活的道德意识,才能指导学生的行为。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生活中的情境,将学生生活中的道德意识加以提升,突出课程的生活性、活动性、实践性与开放性。
二是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关注学生的道德实践。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课堂上应特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尊重每一个学生,引导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从而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
三是落实有教无痕的方法,追求润物无声的课堂。教育无痕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智慧。这是对执教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经开区全区品德学科老师共同追求的目标。经开区全体品德学科老师将会继续结合工作实际,不负使命,潜心钻研教学,为构建和谐社会,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开发区教育局教研室邱秀银主任在活动结束时说道:“从两天的课例中,我们很欣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课堂着眼于未来公民的素质,较好的落实立德树人的学科核心目标。让我们看到了一大批有志于培养未来良好的公民素质、有志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青少年的好老师!”(徐静 杨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