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区县采风>>正文

平邑县“四步走”策略蹚出劳动教育“新路子”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02日  浏览次数:

平邑县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结合学校特色,以劳动教育为切入点,通过课程开发、活动拓展、强化措施、家校合作四步走策略,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蹚出劳动教育的“新路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是开发课程,走好提高劳动兴趣第一步。各学校把劳动教育列入必上课程,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低年级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认识并学习正确使用清扫工具,中年级学生学习整理家务,高年级学生学习各种“家务劳动技能”。温水镇中心校探索开发了“大蒜种殖”“花卉管理”“快乐种植”“果树管理”等丰富多彩的校本特色课程,以种植作物、采摘青菜等劳动为依托,开展劳动实践、写观察日记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审美、动手和劳动能力,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在体验中丰富情感。让爱劳动、劳动最光荣的思想根植在中小学生的心灵,提高了学生对劳动的兴趣。

二是拓展活动,紧跟走实劳动教育第二步。各学校开展形式多样活动,让学生接受劳动教育。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以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国旗下的讲话等形式,为学生分享劳模事迹,让孩子从小树立“劳动最光荣”的价值观,养成从小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道德品质。举办“出彩劳动者”主题活动。思源实验学校按照校历时间节点,在植树节、劳动节等重要节日,通过演讲、书画比赛、社会实践等主题活动,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让劳动教育入心走实,让学生在劳动创造中形成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各学校通过开展农作物种植、采摘、校园丰收节等活动,让学生了解衣食住行的来源,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实含义;引导学生向身边的劳动者致敬,让学生树立向劳模学习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树立“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审美观。

三是强化措施,加速规范劳动行为第三步。规范行为,培养良好劳动习惯。强化对学生进行劳动习惯的行为规范,采取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评估等方法,学生每天自评,每周互评,每月班主任小结。低年级学生应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认真做好值日生、捡起身边的一张纸为主;高年级、中学以中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入手,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抓好热爱劳动教育,调整行为偏差,矫正不良习惯。搭建平台,提供回归生活的实践保障。各学校积极挖掘学校和社会资源,开辟学校内外的劳动基地,为学生提供劳动实践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利用校园闲置土地开设金银花种植基地、开心农场。在水浥田园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提供各具特色的劳动课程,供学生参加各式各样的劳动实践。开展研学,拓宽劳动教育空间。各学校注重拓展劳动教育资源,分批组织学生到费县后乡土研学基地开展为期一周的劳动教育研学活动。活动中,孩子们在教师及基地教官的带领下学习整理被褥及床铺,亲手实践煎饼制作,走进农耕文明,体验石磨农事活动,体验生活,开阔视野,尽情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让同学们走出校园在实践中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全面提升劳动素养。

四是家校联合,跑出培养劳动习惯第四步。针对很多学生在家所有的事情都是由父母来做,父母总是觉得孩子们做什么都做不好,所以甘心情愿地为孩子做一切事情。各学校以此为突破口,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结合学校特色,分时分类创建“校务劳动”和“家庭劳动”两个劳动清单,培养学生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做饭、刷碗、洗衣服、叠被子,多为孩子们创设劳动的机会,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参与到劳动中来。让学生亲身体会劳动的艰辛。中小学每生每周以填写一张“家务劳动情况记录表”的形式进行活动记录,每周进行自我小结,家长对孩子一周的家务劳动情况进行积极客观的评价。形成良好互动与监督,培养学生积极的劳动精神、必备的劳动能力、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模式。

上一条:兰山区持续打好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组合拳” 下一条:兰山区“三个聚焦”拓展强校扩优内涵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