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区县采风>>正文

山东沂南: 努力打造学前融合教育发展新样态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30日  浏览次数:

所有特殊儿童都有权与同龄儿童一起在自然的普通环境中生活与学习,这样的教育模式被称为“融合教育”。作为学前融合教育推进的试点区,沂南县立足学前融合教育实际情况,探索融合教育实践模式,积极推进全县学前融合教育工作,努力打造学前融合教育发展新样态。

有效整合县域内融合教育资源,将康复和保育、教育结合起来,坚持从专业化、精准化和动态化康复出发,全面摸排县域内特殊儿童信息,并根据每名特需儿童的不同情况,实行“一生一案”制,定制学时融合、半日融合、全日融合、家园融合、社会融合五种融合教育形式。

创新融合教育实践模式,不断深化挖掘可利用的县域红色教育资源,持续深化儿童友好环境、融合师资队伍建设、园所融合文化、特需儿童个别化教育支持等实践探索,着力打造通用型的融合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五位一体”的团队协同机制,随园保教教师、资源教师、保育教师、家长、康复中心人员围绕特需幼儿发展为中心,进行同步干预,多方联动促进融合教育成效的最大化。

打造中心辐射、多点联动发展路径。加强特殊教育幼儿园与全县普通幼儿园合作联动,协助他们对特需儿童的身体状况、接受教育能力进行筛查和评估,并提出适宜的教育安置意见,为随园保教教师和家长提供专业咨询和支持。全县组织遴选了多名巡回指导教师和资源教师深入普通幼儿园,为普通幼儿园教育诊断的精准性和融合教育专业水平提供抓手。目前,沂南县3-6岁特殊儿童持证人数202人,在各康复机构进行康复的92人,在沂南县特殊教育实验幼儿园的36人,普通幼儿园随园保教的74人,全县有47所幼儿园的66个班级在开展随园保教工作,资源教师53名。

在融合教育实践中,沂南县积极向外寻求资源,不断为融合教育发展赋能。定期邀请专家进行业务培训和入园指导,先后派106人到河南郑州、北京海淀区、福建泉州市、上海静安区等地参加了学前融合教育不同专项主题的6次培训。

为了支持不同特质孩子的游戏,我县各级各类幼儿园按照无障碍环境标准对幼儿园的小山坡、小树林、涂鸦区、综合活动区、积木区、沙水区等自然、生态、野趣的环境进行了改造,在园内努力打造无障碍、接纳、包容、友好生态的幼儿园环境空间,为特殊需要幼儿入园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创设包容、有爱的人文环境,要求教师接纳儿童的个体差异,支持每个儿童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学习和探索。目前,全县19所县直、乡镇中心幼儿园全部打造了资源空间,有效保障了特殊幼儿个别化教育和康复训练。打造无障碍活动空间,营造有爱的班级融合环境。

今后,全县以‘中国融合教育推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项目’为依托,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探索,狠抓落实,努力打造学前融合教育‘沂南样板’。

上一条:平邑县: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下一条:河东区:“四化”做好招生考试“前半篇文章”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