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数学教师的数学素养,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3月4日下午,临沂育成(齐鲁园)小学数学教研组召开了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首次教研会,会议由刘晓娟老师主持。
本次教研会紧紧围绕“提升教学质量”这一中心,以科学规范教学管理、做好“培优辅差”为教研重点,做实五项工作:抓实教学、教研活动,全方位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继续探索“导学案”引领下的实验模式,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做好“培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相应发展;做好教学调研,深入教学质量分析,不断反思提升;完善教学常规检查制度,精细化教学管理。 抓好四个层面:
一是抓好教学教研。健全教研机制,积极开展教研活动。理顺教研层级,继续强化教研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学科—级部—年级”的层级效能,提高教研水平和研究能力。切实推进小课题研究,引导教师自觉地将日常教学工作中的“小问题”转化为“小课题”,做到研究内容来源于教学,研究过程植根于教学,研究成果服务于教学。会议确定了本学期的教研主题为“解决问题到问题解决”,从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提高课堂提问技巧、培养学生审题习惯和上好练习课与复习课四个方面来具体展开。
二是抓好教学常规。加强过程管理、环节管理,抓教学常规的落实,科学落实课本知识“过关制”,深入教学质量分析,关注学生作业的研究与布置。同时本学期将单元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将集体备课的智慧渗透到个人备课中。
三是抓好质量提升。从课堂、作业、措施和习惯四个方面提出了详细要求。在课堂上,要抓好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抓好以学课标、钻教材、研方法、习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抓好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抓好对课堂“主问题”的研究;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为了知识的连贯性,鼓励“数学大课”的尝试,确保数学教学科学有效地进行;尝试将走课制融合郯城生本课堂,创建实施具有YQ特色的生本课堂。在作业上,要精批细改,穷追猛打,不遗漏任何错误点,注重测后分析,充分利用检测记录表统计错题率,为错题清扫提供科学依据。在措施上,要加强错题清扫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健全评价机制,寻求“培优辅差”的多方面支持。在习惯养成上,要加强学生审题习惯的培养,中高年级尝试开设审题培养课,并要采用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多措并举,数管齐下,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是抓好教师培养。强化教师的四项内功:重学习、研课标做笔记、通教材、善反思。通过培训、展示、汇报制、主题交流轮流制等活动来重学习,通过精心组织新课标学习、举办课标测试来帮助教师研课标,通过分层教材解说、绘画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点来通教材,通过课后反思、主题反思、学期反思来加强教师的反思能力。(张振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