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一行6人走进沂南换于红军小学开展“海洋科普”活动。
活动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一行实地参观了学校的“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红色教育文化长廊及“永远跟党走——红色基因我传承”实践活动文化长廊,并到红色教育主题教室听红色小讲解员讲述了“沂蒙母亲”王换于创办战时托儿所、“沂蒙红嫂”明德英乳汁救伤员、女子火线桥等红色故事。


活动中,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向沂南换于红军小学捐赠了科考船员亲手制作的工艺品《水手绳结》和《走向深海》海洋科普画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周文早为同学们作了题为《“发现”号水下机器人,我来啦》的海洋科普报告。报告围绕“初识海洋”“‘发现’号海洋科考装备”“有趣的海底发现”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海洋人工智能与“发现”号科考机器人在海洋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展示了“发现”号ROV在深海科考时拍摄的高清视频。同学们被丰富的海洋生物标本所吸引,神秘有趣的科考场景和生动活泼的讲解赢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活动现场,科普团的老师还与同学们亲切互动,对海洋科普知识进行提问答疑。

本次海洋科普活动,让同学们学习了海洋知识,领略了海洋文化,增强了孩子们关心海洋、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意识,引导同学们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在心中播下一颗建设海洋强国、筑牢蓝色梦想的种子。(贺俊波 董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