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左右为师。为提高教师执教能力,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提升,2月29日-3月1日,临沂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各学科教研员莅临临沂实验中学校本部进行教学视导工作。
此次视导历时两天,2月29日,语文、信息、地理、道法四学科视导;3月1日,历史、英语、物理、生物、数学五学科视导。各教研员深入课堂,近距离、多维度听课堂教学设计,观学生自主研学,课后交流研讨,精准剖析,就课堂教学、集体和个体备课、中考备考等问题进行分析指导。校长刘建强、副校长李淑军、解峰全程参与此次活动。
语文篇
贺童老师执教的《孙权劝学》一课,通过反复朗读,疏通文义,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解决“言”的基础,通过制作英雄人物卡、小队朗读比赛等形式,领悟开卷有益的道理,感受“文”的魅力。
田红老师执教的《小故事 大道理》文言文复习一课,把三篇具有共性的文章整合在一起,通过提问、习题练习等方式梳理文言知识。
听课结束后,教研员庞云龙从文言文需要在反复读中培养语感、扎实解决“言”的问题、深入“文”本解读等方面对文言文授课做了规范指导。对于文言文的复习,庞老师给出梳理整合,化繁为简等切实可行的建议。评课后庞老师又进行了精准的中考指导。
信息篇
公衍虹老师执教七年级《数据的可视化》一课。通过谁是火眼金睛的游戏感受数据可视化的意义;通过三大任务体验数据可视化的过程,培养社会责任感;使用WPS表格掌握了制作图表的步骤;完成了编辑图表、美化图表等基础操作;制作了房价变化折线图和食堂购菜比重图,解决了实际问题。
吴金娜老师执教的九年级《数据分析》是一节复习课,回顾了图表的分类、生成方法,数据排序、筛选的方法,分析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不规范操作出现的问题,突出九年级复习的实效性。
研讨时,教研员刘辉要求各位老师要高度认识到充分学习《课程标准》的重要意义,要认识到课标是教学的航标,是教学的指南针,只有掌握好《课程标准》,我们的教学才不会偏航。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学情调整教学内容与方式,真正融入到学生中去,真正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地理篇
张杰老师执教《地图》复习课,从地图的语言、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三个环节进行复习,引领学生对中考的重点考查内容比例尺的大小分小组进行复习,并精选往年的临沂中考真题进行练习。
王海珠老师执教《日本》,从日本的部分姓氏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导入,并将学生分为岛、樱、山、泉四个小组来展开学习日本的范围、樱花与气候、地形以及多地震的岛国,以北京和东京的气候比较来分析影响因素,以我国也是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来学习日本应对频繁地震的做法。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分析日本发展工业的条件,最后回归课本,进行分析日本的工业分布及其主要原因。
教研员卞学昌对两位老师的课堂展示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并进行了细致的点评,他要求地理组全体成员充分研究近五年中考真题,多加练习读图提取图中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做题应变能力。卞老师对我校地理组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并为我校地理教学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道法篇
王彦老师带来的《青春期悄悄变化的我》精准把握学情,善于运用身边学生的素材资源,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课堂气氛活跃,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日常入手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体会到青春期悄悄变化的我紧密联系着,学科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运用。
宋丽艳老师对七上二三单元进行大单元整合,紧扣课标,立足学情,既凸显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实现了复习教学的高效。
课后,陈秀虹科长要求在课堂中要进一步突出重点,立足学情,实行深度学习,新课程要实施课程内容的组织结构化,落实核心素养。
历史篇
历史学科听取了刘兴美老师讲授的复习课《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及张涛老师讲授的新授课《抗美援朝》。两位老师的课都能紧靠历史核心素养的方向,创设相应的情境,以情境设置任务,以学习任务驱动教学,以“学”为中心,关注史料运用,把历史要素落到实处去,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研员张西河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要求。首先是教师应注重对知识结构的梳理,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角度处理知识体系。把握重点知识的复习,围绕周年大事、重点大事及标志性事件展开复习。始终以学生为主体,知识的传授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展开,注重家国情怀的培养,教育教学紧跟时代步伐。另外,张老师还特别强调,教师要站在命题人的角度进行教学,不断优化课堂达标训练,深化对教材理解,突破自身的瓶颈和临界点,实现自我的不断超越和成长。
物理篇
刘天润老师讲授的课题是《力的平衡》。刘老师精心设计实验,敢于让学生探索体验。刘老师深挖教材、巧妙设计,以娴熟的教学技艺,丰富的教学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曲强强老师带来的是复习课《凸透镜成像规律》,曲老师按照考点分析、知识梳理、考点突破的顺序,利用知识框架巧妙化解本节知识点难且杂乱的难题,曲老师对中考把握精准,知识涵盖全面。
教研员李强对两位老师的精心准备和精彩授课给予充分肯定。李老师针对两位老师的授课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并对2024年物理中考和复习课授课等方面作出指导和要求。
英语篇
张廷芳老师进行的阅读课例展示:八年级下册Unit 1 section B 2b。张老师以思维导图贯穿整节课,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把握课文重点,逐步实现本节课教学核心目标。
九年级李奥琪老师针对中考话题整合各册教材—Natural Protection进行展示。李老师通过问题导向帮助学生汇总和梳理知识,重视分析文本结构,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并在此过程中逐渐掌握各种学习策略,灵活应用于实际测试中。
课后,教研员周育英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重视大单元整体备课和教学,聚焦人与社会、自然的主题,以主题意义的探究为导向,通过层层递进的教学活动设计,进行深度阅读;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将课堂交还给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并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注重真实情境,紧密联系现实,通过引导学生语篇学习和探究,逐步构建对本单元主题的深层次认知,实现核心素养的融合和育人目标的实现;教师要深入研究新课标,用心整合教材、课外资料和学生活动,多抓学生的课外阅读和读写能力的发展,实现资源合力。
生物篇
卞荣秀老师上的复习课《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课上化身一个个小老师相互分享相互补充,最终形成一个完善的知识网络。卞老师找到了几种校园中常见的植物,把这些植物的特点以资料卡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进而让学生判断这些植物所属的类群,最终达到考查学生对本节内容掌握情况的目的。
杨青老师执教的新授课《青春期》。这节课在兼顾了课本内容的同时还融入了心理学的知识,即让学生了解了进入青春期后身体和心理的变化,也为学生支招:如何正确看待青春期的自己;如何处理和父母、老师的关系等等。
课后,密守军科长讲到现在教育的现状时表示:好的教育应做到“心中有人”,既要有金刚手段,也要有菩萨心肠,平时授课过程中要融入“生命教育”,发挥生物学科特点,多给学生展现自然、充满生机、美好的东西。
数学篇
褚宏珍老师讲授《平行线的判定》。整节课以问题引领构建平行线的判定教学的整体性框架,通过转动木条让学生初步感受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来引入本节课,然后通过画图问题引领,通过角的数量关系到线的位置关系的转化得到判定一,类比判定一,得到判定二和判定三的猜想并进行证明。题目设计由易到难成梯度上升,并有一题多解的方法的体现。最后总结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体现的数学思想以及数与形的关系。
孙崇艳老师讲授复习课《实数》,通过一题一课的复习方式,将课堂交给学生,由学生出题解题,充分让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堂。一节课结束后,学生能很好地掌握数与式的基本计算。利用知识框架巧妙化解本节知识点难且杂乱的难题。
课后,李建国科长进行点评,对于新授课而言,提出了以下5点建议:一要关注学生;二要在教学设计中以素养导向为目标;三要有结构意识,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四要关注学科思想方法;五要注重反思总结。在复习课中提出以下两点建议:一要注重抓基础,夯实基础知识;二要注重学科素养导向作用。最后对2024年数学中考和复习等方面作出指导和要求。
视导课堂,望闻问切;变中求进,精耕细研。通过此次教育视导活动,我校教师会勤思所得,发扬长处,深思不足,加深研究,切实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临沂实验中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