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一线快讯>>正文

兰山区在全省中小学科学教育暨课后服务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24日  浏览次数:

5月22-23日,全省中小学科学教育暨课后服务工作会议召开。兰山区教体局在会上作课后服务工作经验介绍。

自2019年起,兰山区积极稳妥地推进课后服务工作,做到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成为“家长放心、老师用心、学生舒心”的教育惠民工程,工作经验曾入选教育部“双减”案例库。

拉长服务链条,政府扛责让家长放心。兰山区制定下发了课后服务工作规范、经费保障办法以及加强学生社团建设等系列文件,确保课后服务高质量开展。在服务时间上,上学日每天服务结束时间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并弹性设置2-3个结束时间点,供学生和家长选择。在运行机制上,明确了书面申请、审核公布、签约明责、编班管理、配备师资、退出机制等“六个程序”,每学期一公示,便于家校协同。同时,加强督查指导,组建督查队伍,开展课后服务专项督查,落实“五看”标准,即看服务内容、看时间设置、看收费情况、看补助标准、看课程规范,并实行“每周查十校,查后发简报”制度,力促课后服务不断“提质增效”。

组建师资队伍,评价激励让教师用心。各校充分发挥教师主力军作用,鼓励广大教职工主动参与课后服务。全区各校中层教干、学科教师课后服务参与率均达100%,后勤服务人员参与率达80%以上。同时,学校师资不足的,积极鼓励离退休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知名人士、专业技术人才等志愿参与课后服务,免费看护学生,指导社团活动,举办特色课程,缓解了学校看护人员不足问题,丰富了课后服务的形式和内容。

创新课程开发,拓展素质让学生舒心。全区课后服务实行“1+N”模式。“1”即加强作业辅导,保障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N”即菜单式素质拓展项目,着力推进“大思政”“大阅读”“大创客”“大健身”“大美育”“大实践”等六大课程体系开发,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力促学生全面发展。各校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积极开发“五育融合”课程,形成了“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的生动局面。临沂一小实行“课业辅导+社团实践”服务形式,开发实践课程26个门类。临沂枣园小学开设16项社团活动,开发课程8类16项,该校的沂蒙彩塑社团被评为山东省艺术实践工作坊一等奖、全国红领巾国学小社团。银河小学的叶雕社团先后在全国、全省劳动教育现场会上作非遗传承技艺展示。临沂九中开发六类课程体系、54个项目,建设了丰富的“课程超市”,打造了“素质教育第二课堂”,学生自主“逛超市”,自愿选课程,学习有兴趣,锻炼有乐趣,成长有实绩。

上一条:临沂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海孚集团、次第花开教育到临沂艺术学校洽谈日韩留学项目 下一条:山东大学—薛暮桥希望小学共建合作揭牌仪式举行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