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改革和教师工作,多次表达对全国教师的关怀勉励。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好老师什么样?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殷切期望。
希望广大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0年9月9日,习近平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
希望广大教师认清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和引导学生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意识到肩负的责任,牢固树立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立志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人才。
——2016年9月9日,习近平在北京市八一学校同教师学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好老师应该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让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都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同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只有打动学生,才能引导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展现的情怀最能打动人,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真信才有真情,真情才能感染人。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
古人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在学生眼里,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同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要研究真问题,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在清华大学同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要有学识魅力,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思想要有境界,语言也要有魅力,从教师的话语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和学识。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信息时代做好老师,自己所知道的必须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范围,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同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有爱才有责任。好老师应该懂得,选择当老师就选择了责任,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同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希望你们牢记使命、不忘初衷,扎根西部、服务学生,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为祖国下一代健康成长继续作出自己的贡献。
——2015年9月9日,习近平给“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的回信
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