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沂水县以培树“党建引领·立德树人”党建品牌为统领,成立了包含16名市县党代表的活动小组。小组结合工作实际,以“党建工作课题化”为抓手,引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传承红色基因,播撒信念“火种”。
“面对面”思政课堂
“王老师的每一次历史课都是精神的洗礼。”“老师,好想穿越时空,再听一节您的历史课。”家长们的赞叹和毕业学生的不舍是对党代表、沂水县第三实验中学教师王良国最高的褒奖。
“夏禹商汤周武王,秦朝始皇汉刘邦。”“一大立党二立纲,三大国共合作忙。”“赤水金沙彝康川,大渡河过翻雪山,克服困难过草地,吴起镇上会志丹。”……在王老师的办公桌上的一个小盒子里,盛放着一张张小纸条,写满了顺口溜、三字经、历史歌谣、红色知识……这是王老师和其他历史老师集思广益、反复钻研,编写和汇总的历史知识《一千零一夜》,其中包含口诀、典故和原创故事等内容。王老师致力于开发“故事里的历史”课程,用朗朗上口的语言,创新历史课前三分钟活动模式,学习历史知识,宣讲红色故事,通过“细节里的历史”,领略中华五千年文明孕育出的深邃魅力,感受党在革命奋斗和艰苦创业时期形成的红色精神,落实历史学科立德树人、传承民族精神的神圣担当。
“还得邀请你们来上一堂思政课,上次讲的《‘船’承伟大精神 培育时代新人》,学生很感动,反响很大。”临沂市机电工程学校的张刚老师向党代表活动组发出了诚挚邀请。
为充分发挥党代表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沂水县积极开展“党代表进课堂”活动,扎实推进“三讲一听一评一教研”工作常态化,党代表们带头讲党课、讲思政课、讲示范课,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
目前,16名一线党代表进班入校讲党课57次,讲思政课32节,听评课和参与教研120余次,开展示范送教活动50余次,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校园”“五红工程”等活动92次。
“心贴心”社区服务
“平时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我们很放心。但是一到假期,孩子就彻底放飞自我了,书扔到一边,作业也不写。”在前小河社区未成年人活动中心,一位家长吐露了自己的心声。对于广大家长来说,每逢周末假期都牵肠挂肚,如何在这段时间里安排好孩子,成了最头疼的问题。
活动组经过一番考察,成立了由党代表、学校志愿教师组成的社区教育团队,走进社区未成年人活动中心、社区家长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作业辅导、红色故事、立案说法、劳动体验、等社区教育志愿服务活动。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极大促进了“五位一体 家校协同”育人教育机制的良性发展,让“学校放假社区开学”真正落到实处,让社区教育活力四射、生机勃勃。
“我们还积极持续开展多样化志愿服务,引导各级党代表积极参与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双报到”“寸草心”、家校共育卫生清洁、防溺水志愿服务、中高考护航、志愿填报咨询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真正做到“一月一主题、月月有亮点”,让党代表们履职更有温度。”沂水县教育系统党代表活动组组长李希珍说。
“点对点”培养帮带
“通过今天的示范课,以及课下跟我们面对面交流,没出家门就接受了优质教育资源,我们收获很大,学生收获也很大。”听了党代表靳希政的示范课,杨庄镇的李玉胜老师感慨地说。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立德树人”的基本素质。党代表活动组立足“党建引领·立德树人”党建品牌培树和“党教融合”工作方法,发挥在教育行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建立了党代表帮扶工作机制,实行“党代表—班子成员—党员干部—一线教师”层层包扶带动,通过传帮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积极实施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模范的“双培养”策略,探索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建立优秀师资数据库,做到教师专业成长“人人有进步”,党员示范引领“个个都发挥”。
党代表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带头讲示范课,带头听课评课,带头参加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结对联系新发展党员、新入职教师,每月开展1次谈心谈话,及时了解学习、工作、生活情况,鼓励教师自我学习,不断进修,具备更坚实的专业基础和更广阔的教育视野,在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师德师风等方面言传身教、帮扶指导,累计提出指导意见48条。在党代表的示范带动下,13名教师成长为市级教学能手,26名教师在市级讲课比赛中斩获奖项。(牛西月 王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