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2020年7月面向实验区启动的“中小学数字教材实践研究”项目落地实施,8月27至28日,项目建设教师培训会在临沂第二小学南京路校区举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处干部任建英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数字课程教材研究中心副理事长赵子莹携六位讲师莅临会议,市教科研与发展中心小学、初中数学教研员及实验区10所项目学校数学教师参加了线下和线上培训。会议由市教育局实验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朱成广主持。
任建英在讲话中从该项目研究从哪里来、做什么、怎么做三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数字教材是国家级项目,是受国家教材局委托,依托课程教材研究所及其他研究机构设立的;该项目更多的是要扎根自己的教学实践做行动研究,注重应用研究和实践研究;该项目是实验区建设中的一个推进项目,与深度学习、校本课程、课程领导力项目一样,将纳入实验区框架内运作。这次实践选择了数学先行先试,后续会有更多的学科加入。
任建英指出,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数字教材已成为教材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更是促进教育公平、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与育人方式变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他强调指出,中小学数字教材实践研究主要聚焦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学校如何管三个方面的问题,特别是依赖于实验区教师的热情参与,借助广泛技术和丰富资源积极开展行动研究,共同探讨在数字环境中更好实现教育教学内涵发展。此外,他对临沂实验区的发展和成长给予高度评价,特别是其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和丰富的课改成果为国家课程改革提供了实践经验。
两天的培训活动,依托“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提供的数字教材、数字资源和数字应用,来自中教云的讲师们对数字课程教材的应用服务管理及平台的使用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技术培训,“五结合”确保培训的实效性:一是培训形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二是培训内容采取讲座与实操相结合;三是培训主体采取专家授课与助教辅导相结合;四是组织形式采取集体研讨与案例分享相结合;五是培训时间做到白天学习与晚上作业相结合。任建英作了培训总结,并对该项目建设提出了指导性建议和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