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概况>>正文
索引号 20200928-165603-364 公开目录 工作概况
发布机构 临沂市教育局 发布日期 2014-11-1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标  题 省教育厅网站刊发临沂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祖旭东访谈
省教育厅网站刊发临沂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祖旭东访谈

11月18日,省教育厅网站刊发临沂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祖旭东访谈《推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努力创办具有临沂特色、国内一流、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推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努力创办具有临沂特色、国内一流、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教育厅网站:祖局长,您好。临沂市是我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能不能请您先给我们介绍一下临沂教育的基本情况呢?

祖旭东:好的。正如你刚才所说,临沂市是我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总面积1.72万平方公里、人口1090万,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879处、在校学生144.9万人、教职工10.8万人,幼儿园3076所、在园幼儿36.2万人、教师2.2万人。同时,临沂市也是全国闻名的革命老区,去年11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到临沂视察时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作为教育系统,我们肩负着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多年来,市教育局在临沂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教育厅的有力指导下,按照抓投入、抓队伍、抓管理、抓安全、抓行风、促质量“五抓一促”的工作思路,启动实施“名校进北城”工程、开工建设临沂市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稳步推进校安工程、扎实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学校精致化管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稳步提高,校园整体稳定有序,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全市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达到78.8%,提前两年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义务教育小学、初中入学率为100%,巩固率分别为99%、98%以上。

教育厅网站: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强调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临沂市在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方面有哪些做法?能否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

祖旭东:好的。“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把教育摆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盼的首位。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做出明确要求,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近年来,临沂市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了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都明确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我们教育来说,一切改革都要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立德树人,这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之魂。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本质要求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坚持因材施教,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方面,临沂市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努力开展德育品牌创建活动。市政府副市长侯晓滨亲自指导启动实施“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开发,通过向全市351所学校、1000余名教师、5.2万余名学生和3.5万余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调研,确定了师生、家长反映最为集中的15个德育教育专题。目前,课程开发项目组已通过招标等方式确定了专业开发团队,进行课程开发,包括课程编制、视频制作和讲义编写等,形成地方德育教材。在经过专家审核、课程试点和教师培训后,地方德育校本教材拟于今年在全市初中学校使用。此外我们还推进了德育课堂教学和评价制度改革,建成了市级德育教学资源库,实现了全市资源共享。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我们注重“接地气”,将德育教育与临沂当地传统与红色文化相结合,传承沂蒙精神,培育出一批独具特色、品位高雅的德育品牌,如莒南县和沂南马牧池小学的红色文化、兰山区白沙埠小学的“孝文化”、李官小学的“菊文化”、兰陵县的“荀子文化”等市级特色项目76个,并对特色项目学校进行动态跟踪指导,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二是优化资源配置,推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2013年临沂市财政教育支出达到了93.7亿元,占财政支出的23.1%,同比增长5.16%,增幅高于全省2.2个百分点;全市教育总投入达116.6亿元,增长13.79%,为各类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提供了资金支持,有效保障了教育事业发展。其中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五年规划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新建校舍336万平方米、投入23.6亿元;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圆满完成,新建改扩建1476所幼儿园、新增学位13.7万个,投入15.7亿元;此外,投资7亿元的中小学校舍标准化工程顺利启动实施;投资6.55亿元、建筑面积19.1万平方米的临沂一中北校区顺利开工建设并于今年9月1日顺利启用;投资3亿元、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的临沂市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名校进北城”工程也取得了明显成效,老城区9所中小学、3所幼儿园在北城新区办新校区、设分园。目前,工程涉及的项目学校共有在校生18429人,增加10752人,增长58%,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有效缓解了老城区学校招生压力。教育信息化工程稳步推进,以“三通两平台”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工程,全市共配备计算机10000台,建设“班班多媒体”3000个教学班,创建147所数字化校园,局属学校校园安全视频监控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临沂市教育城域网全面建成。此外,作为全国商贸物流名城,临沂市流动人口多、经商人口多、外来务工人员多、随迁子女就学人数多。为促进教育公平,临沂市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实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零门槛”入学,依法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三是改进教育管理方式。我们创新了人才引进和教师招考机制,出台了《临沂市教育系统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实施意见》,在去年引进57人的基础上,今年又从北京师范大学等10所高校引进24名优秀师范类毕业生;市教育局、财政局还联合出台了《临沂市高层次教学人才奖励办法》,对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奖励范围、标准条件、发放程序及相关要求等做出了详细规定,每人每月最高奖励1000元;改进教师招考模式,进一步完善了考试规则,增加了专业测试,顺利完成了新教师招考工作,全市新招收2461人,全部充实到基层一线,全市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完善了职称评聘机制,由“评聘分开”改为“按岗评聘”,实行“减二晋一”岗位评聘政策,改变了自2007年以来职称评聘工作的停滞状态,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组织220余名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参加了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五期“临沂市教育系统领导干部素质能力提升研修班”,组织600余名教师参加了省内外高端培训,组织276名中等职业学校校长、教师参加了国家级培训、省级培训、国外培训和企业实践活动。教科研力度不断加大,举办了科研兴校、学科研讨和市直学校学科发展报告会等55场次,组织140名教科研人员参加了在华东师大举办“教研员专业发展”培训班,全年共听、评课2400节次。扎实开展学校精致管理,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实施学校精致管理的意见》等文件,在全市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精致管理,共进行办学行为暗访5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稳步推进中考招生制度改革,认真调研,对全市中考招生制度进行适当改革,思想品德采用开卷考试方式,并以“合格”、“不合格”两种方式呈现,不再以分数形式计入总分,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全部实行百分制单独考试,增加体育考试选项,增加学生选择权,取消受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表彰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报考普通高中加分的办法等。强化了教育督导的重要作用,实行将教育综合督导评估结果在《临沂日报》等媒体公告的办法,仅去年一年全市各县区就补拨7.02亿元各类教育经费,有力促进了农村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对8所市局直属学校素质教育工作实行推门听课和教学质量抽测方式进行督导评估的做法,得到了教育部、国家教育督导团的充分肯定;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中,我市兰山区、罗庄区、临沭县、高新区通过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团评估验收,并上报国家教育督导团审核认定。

教育厅网站:刚才您提到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零门槛”入学,能不能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临沂市的具体做法?

祖旭东:好的。作为江北最大的批发市场,全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83727人,其中在临沂城区就读的有48194人,占总数的57.6%,并呈递增趋势。立足于这一实际,我们充分尊重群众诉求,创新实施了“零门槛”入学。具体来说,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加大投入,扩充资源,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有学可上”。编制《临沂市城区教育专项规划》,加大城区学校新建、改扩建力度。在北城新区,将教育资源与新区建设统一配套,仅2010年至2012年就投资15亿元,建成中小学20所,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在老城区,启动“城区学校三年连建工程”,投资13亿元,改造学校39所,新建、改扩建面积43万平方米,教育资源的大量扩充为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提供了坚实基础。2013年市政府研究确定实施第二轮城区学校“三年连建”工程,2014年-2016年市财政每年投入1亿元,各区按照不低于市财政投入2倍的标准落实配套资金,用于城区学校改扩建。

二是出台政策,保障权利,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得起学”。制定《临沂市城市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基础教育工作实施细则》,将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安排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就读。2009年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借读费,将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地方教育发展规划,列入教育经费预算,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同时,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入籍、转学等事项给予积极办理,对学习困难、家境贫困的,按照政策给予特殊照顾。

三是规范管理,适当倾斜,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得好”。为所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建立了正式的学籍档案,在入学、会考、毕业鉴定等方面与当地学生享有同等资格,在升学评优、入队入团、课外活动方面与当地学生做到平等对待。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基础、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坚持在教育教学方法、行为习惯培养等方面因人施教、分类指导,在课程教学中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行生存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手拉手志愿活动”,通过家校配合、结对帮扶、心理辅导等形式,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倾注更多关爱和耐心,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

教育厅网站:临沂市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确实力度很大,成绩斐然。据了解,为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临沂市新建、改扩建幼儿园数量也位居全省前列,祖局长,您能否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祖旭东:“入园难、入园贵”一直是人民群众反映较多的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科学规划,合理调整幼儿园布局。在城区,加强了居住区配套幼儿园的规划建设与管理,确保新建居住区配套幼儿园与居住区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在村镇,将幼儿园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按照“一村(社区)一园”或者“5000人口、1.5公里服务半径”的原则建设农村幼儿园,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富余的校舍和乡村闲置公共资源优先用于举办幼儿园,每个乡镇至少建设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

二是加大投入,落实办园奖补政策。设立专项奖补资金,县区每新建一所,给予10万元奖补金,2013年共安排1850万元,奖补幼儿园185处;共投入资金3.2亿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88所。

三是强化监督,确保工程进度与质量。将学前教育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工作考核和教育督导评估,建立督促检查、考核奖励和问责机制。坚持半月通报制度,以学前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名义,向各县区书记、县长、分管县长、教育局长详细通报工程建设进度。

四是抓好资助,保障贫困家庭幼儿入园。为让所有幼儿平等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我们实施了以财政投入为主、多方积极参与的资助政策,对全市普惠性幼儿园3-5岁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予以资助,极大解决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入园贵”难题。

五是出台细则,统一收费标准。2013年3月出台《临沂市幼儿园收费管理实施细则》,对公办、民办幼儿园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定价机制、收费性质、收费公示、违规处罚等作出明确规定,收费项目统一为保教费、住宿费、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不再收取书本费、降温费、取暖费等其他费用,并严禁以任何名义收取赞助费、捐资助学费、建校费、教育成本补偿费等与入园挂钩的费用。

教育厅网站:职业教育对于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的顺利实施意义重大。在今年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孙伟副省长提出要健全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临沂市职业教育的状况如何?在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主要做法?

祖旭东:目前,全市有各级各类职业院校60所,其中,高等院校3所、在校生6.15万人,中等职业学校57所、在校生10.5万人。全市国家级、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分别达13所、6所,有3所学校被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学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教育部门把建设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措施来抓,不断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职业教育得到了较快发展,为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一是整合职教资源,不断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本着合理利用现有职业教育资源、发挥规模优势的原则,我市对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进行了整合。市政府整合部分市直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先后组建了临沂职业学院、临沂市技师学院和鲁南技师学院,各县区也都成立了一所县级职教中心(职业中专)。经过资源整合,全市中等职业学校由2005年的91所改为目前的60所,初步构建了公办民办并存、高中等层次相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办学水平明显提高。

二是拓宽经费来源,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不断增加全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经费;市财政安排专项经费用于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设备配备、专业建设等方面,促进了职业教育发展;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沂南县职业教育学校和兰山区职业中专被列为省级规范化学校建设工程,每校将获得800万元的省财政支持;加大奖补力度,市教育局、市财政局联合开展了市级重点专业评审,目前共确定50个专业为市级重点专业,市财政每年对每个市级重点专业拨付10万元的建设资金,县区、市直学校按1:1的比例拨付了配套资金。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加大了职业教育宣传力度,帮助学生及家长了解职业教育。拓宽工作思路,实行教育行政部门“一把手”负责制,统筹中职学校招生。目前,兰山、临沭、苍山、沂水等县区的职业中专年招生人数都突破了千人大关。每年有3万多名职业院校毕业生走向生产建设的第一线。

四是推进办学改革,不断增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改革,密切联系当地企业,探索建立“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先后组建了临沂市现代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和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为地方政府、职业学校、行业企业搭建“三位一体”的合作平台。各职业院校实行联合办学、订单培养等校企合作模式,临沭县职业中专与山东常林集团、力士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深度合作的“双元制”办学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订单定向培养班”受到学生、家长及社会的欢迎。鲁南技师学院坚持推行“校企联合、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办学路子,与临沂经济开发区、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实行资源共享、联合办学,先后与省内外上百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基本实现了“招生就是招工、上学等于就业”的目标。目前,我市职业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6%以上,部分专业就业率达100%。

教育厅网站: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做出明确要求,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临沂市对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有何思路?

祖旭东:改革是永恒不变的主题,推进改革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教育上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路线图,激起了人们对教育改革的新期待。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规范办学(园)为前提,以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以特色职业教育为亮点,以细化管理为主线,以提升质量为核心,以强化督导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突出育人本质,全面推进临沂教育改革与发展,创办具有临沂特色、国内一流、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一是推进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改革。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充分发挥课程和课堂教学德育主渠道作用,继续推进沂蒙精神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今年将对《沂蒙精神教育读本》进行修订,充实新的内涵。推进德育课程改革,开发并推广“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组织进行课程开发和教师培训,试点开设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逐步在全市推广。

二是推进中小学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调整体育考试工作方案,全面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将全部项目纳入考试,供学生按要求自主选择。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政策,继续实行学校规模与班额控制情况通报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择校和大班额。实行初中学生学业考试思想品德开卷考试。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研究制定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改革方案,逐步推行文化课成绩等级表达、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纳入高中录取的综合录取办法。

三是深化教干教师交流机制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学校对口支援制度、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干教师挂职支教制度,完善促进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的政策措施,探索实行县域内中小学校长定期轮岗制度,促进城乡教师交流。落实革命老区人才支持教师专项计划,鼓励沂南县、郯城县、沂水县等9个县城区学校优秀教师支教农村学校,提高农村学校教学水平。启动农村教师顶岗培训、师范类学生顶岗实习“绿色耕耘”项目。鼓励和倡导定向师范生到农村乡镇及以下中小学(幼儿园)师资紧缺的岗位上顶岗实习或顶岗任教。

四是启动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提升和艺术教育普及计划。建立基础教育质量检测体系和中小学身体素质检测评价制度,出台关于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工作意见,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开齐开足艺术教育课程,组织全市中学生运动会和中小学艺术节汇演等活动,检查指导全市学生体质监测工作,提高学校卫生和健康教育水平。

教育厅网站:谢谢祖局长。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