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建议提案>>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结果>>正文 |
索引号 | 1378085680/jyj/2024-0000274 | 公开目录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 | 临沂市教育局 | 发布日期 | 2024-08-2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
标 题 | 对市二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0240115号建议的答复 |
张志东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和推动校企合作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是关于优化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强化市级统筹,围绕市域八大优势产业和战新产业,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推动专业设置匹配市域产业发展。2024年,中职学校新设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等产业亟需专业12个;高职院校新增智能互联网络技术、光伏工程技术等专业6个。技工类院校紧贴市场需求开设机械加工、电工电子、商贸物流、木业加工、建筑、矿业开采、汽车技术等专业(工种)。 二是关于强化专业师资队伍。严格落实《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机构编制标准》和职业院校五项办学自主权,2023年全市职业院校自主招聘教师453名,部分学校针对优秀技能人才单独设岗。实施“头雁领航”“青锐启航”“德润护航”工程,分层次开展校长、骨干教师、管理人员专题培训。2023年,共举办系列专题培训15期,培训2500余人次。我市教师在全省中职学校班主任能力比赛、思政课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奖数居全省第1,1人入选全国新时代职业学校名校长培育工程。 三是关于建设“厂中校”“校中厂”。全力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探索深度融合办学模式,鼓励高校、职业院校建设产业学院,鼓励中职学校兴办厂中校、校中厂,盘活校内资源,提升社会效益。2023年新建产业学院15个,厂中校、校中厂44处。 四是关于开展“订单班”等工作。鼓励职业院校设立“联合培养班”“工匠班”,校企联合培养人才。2023年,临沂职业学院等16所中高职院校与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订单培养,学校优化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年内为企业输送高素质人才3800余人。技工类院校(除2023年新增加5所)均已实现每个专业与3个以上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合作企业数达425家,截至2024年3月,共有“订单班”“冠名班”等48个,共培养技能人才1791人。同时,坚持育训并举,2023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5万余人次。 五是关于企业管理人员、岗位能手走进学校。建立校企人员双向流动机制,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深入了解产业前沿最新动态和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岗位能力的具体要求;吸纳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到院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实训指导教师。目前,全市各中职学校共聘任行业导师241人。 六是关于鼓励校企合作政策。市教育局会同市直有关部门印发“金融+财政+土地+信用”产教融合13条组合式激励政策,强化金融扶持、财政税收优惠、土地保障、信用激励、平台支撑,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动力。2023年,为产教融合型企业抵免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215.54万元。开展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综合评价,奖励工作推进快、产出效益明显的前3名产教融合共同体牵头学校每校50万元,树立鲜明导向。人社部门鼓励支持校企合作一体化示范学校和企业,对成效突出、示范作用强的企业,在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申报、齐鲁技能大师工作站申报以及市级高技能人才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纵深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稳步实施职业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服务区域、行业、产业发展,为建设工业强市提供强有力的技能和人才支撑。 非常感谢您对我市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关心,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