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20200928-111153-226 公开目录 其他文件
发布机构 临沂市教育局 发布日期 2018-01-2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标  题 关于印发《临沂市提升中小学教学质量50条》的通知
关于印发《临沂市提升中小学教学质量50条》的通知

各县区教育(体)局,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教育局,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局,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教育体育局,临沂蒙山旅游度假区文化体育教育局,局直属各学校:

现将《临沂市提升中小学教学质量50条》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希望全市教育系统广大教干教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要求,形成以全面提升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共识,群策群力,加快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更好地推进《关于实施“临沂市普通中小学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的意见》,深入扎实地落实“临沂市提升中小学教学质量50条”,全面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培育10名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名师、名校长,打造50所特色品牌学校,建设60个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学科研究基地,中小学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明显加强,每年输送全国一流名生30人以上,本科上线突破30000人(其中自主招生上线录取超万人),实现“走在前列”目标,质量总体水平达到全省前三位,以教育的高水平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大美新临沂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临沂市教育局

2018年1月22日

临沂市提升中小学教学质量50条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更好地落实《关于实施“临沂市普通中小学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的意见》(临教政字﹝2017﹞4号),确保“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重点推进项目顺利实施,全面提高普通中小学教学质量,特制定“临沂市提升中小学教学质量50条”。

一、全面推行教学精致化管理,向科学管理要质量

1.建立现代学校教学管理制度。适应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迫切需要,因地制宜,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制定适合各自特点的教学管理制度,优化教师工作目标考核量化评估方案,确保教学的备、教、辅、改、评、研等环节的落实。

2.全面落实教学基本规范。全面实施教学管理基本规范,促进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3.强力推进教学精致化管理。落实教学精致化管理方案,强化、优化、细化过程管理,做到“严、实、细、精”;日常管理做到每一个步骤都精心,每一个环节都精致,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全面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4.加强对教学常规的业务监管。突出抓好教师的教学计划、教案设计、课堂教学、培优辅差、作业批改、单元测试、成绩分析、教研活动、业务培训、试题研讨等重要环节。

5.规范教学行为。坚决纠正任何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行为,坚决纠正各种随意侵占学生休息时间的做法。科学安排作息时间,依法保障学生的休息权利,坚持让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6.注重考试精准指导。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监控与诊断,充分发挥考试评价、质量检测的导向作用和诊断、反馈、矫正功能,做好考试后的质量分析和学生辅导,精准指导,以考促学。

7.严格考试管理。建立基于课程标准细目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试题库,提高命题质量,命制适合学生发展的精题、好题;杜绝过多过滥的过程性考试,提高考试效能与质量。

二、打造优质高效课堂,向课堂精准教学要质量

8.落实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落实课堂实效教学基本规范,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行为的规范性、创新性和实效性。

9.加强备课研究。发挥团队优势,抓实集体备课,深入推进区域备课研讨,进一步引导教师学习课程标准和学业质量标准,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形成教学创造合力。

10.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构建生态型有效课堂。聚焦学生和学科核心素养,打造具有人本、优质、创新等时代特征为标志的智慧课堂、高效课堂。让每位教师专注课堂,教师精选教学内容,精讲教学重点和难点。让每位教师专注课堂,做到“上好第一课、上好每节课、每节课都是优质课”成为常态,叫每节课都精彩;总结运用学习上的“金点子”,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1.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临沂智慧教育云平台”“沂蒙学堂”的作用力,分期分批对全市10多万学科教师开展全员培训,大力提升教与学的应用能力和水平;加快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平均每年开发5000节名师微课程资源,利用三年时间建成涵盖中小学各学科,容量达15000节微课堂教学资源库。持续开展优质课和“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评选机制,不断丰富充实优质课堂资源;开展“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实验实施项目课例评选,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教研、科研的深度融合,全面、均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2.实行课堂精准评价。落实课堂实效教学评价办法和课堂教学评价量表要求,建立健全课堂有效教学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评价对于促进教学改革的特殊功能,推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向素养型、精准型、实效型转变,积极打造具有区域化、校本化特征,体现学科特色和个性风格的课堂教学范式。

13.优化精练作业布批。精选精制作业,作业布置与批改做到有练必选、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练必评、有错必纠,充分体现训练为主线,能力为根本,切实提高作业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学习效益。

14.强化课堂督查。建立定期与不定期的课堂常规检查和巡课、听课、评课制度,做到“推门听课”常态化。

三、深化课程改革,向课程深度实施要质量

15.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开好课程,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促进学生个性、自主全面发展。

16.加快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打造特色学校,重构课程文化,优化课程结构,建立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

17.深入推进“全国基础教育课程综合改革示范实验区”建设。借势与教育部课程中心共建课改示范实验区的大好机遇和平台,在三年实验取得初步经验和效益的基础上,实施《课改实验“1563”推进计划,抓好“新高考背景下的课程管理机制改革项目”“校本课程建设项目”等15个项目的实验实施,坚持项目引领、学科为本、课堂为根、质量为重的实验实施思路,探寻科学的质量提升方式,采取项目引领、示范带动、跟进指导、基地研修、专题培训、典型提炼等措施,打造区域教育新生态,把临沂教育推向新的高度。

18.突出抓好学段教学衔接。全面拓展小学阶段质量宽度,全力夯实初中阶段质量厚度,全程抓好高中阶段质量高度。做好小、初、高三个学段的课程与教学衔接,构建起小学阶段“好习惯、活形式、宽基础”,初中阶段“好能力、活课程、厚根基”,高中阶段“好特长、活模块、高质量”的愿景规划,确保形成各学段、各年级合理的教学梯度,达到最理想的学段教学质量要求。突出抓好初高中的教学衔接、学科课程整合、科技创新课程开发等方面的改革,积极实施兴趣特长课程、活动社团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着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进一步增强课程、课时安排的灵活性,为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和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培育学生的潜能和特长提供条件。

19.总结推广课程改革成果。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深入总结教改成功经验,培育教学改革典型,发挥教改典型辐射引领作用,引领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组织、依靠本土力量,发现、培植、指导、遴选典型,借势教育部课程中心和课程研究所的专家力量,集中总结、提炼全市实验实施项目的经验、做法,提升临沂质量品味和品质;多渠道推介、推出一批在山东乃至全国走在前列、打得响的临沂经验、临沂方案、临沂标识、临沂风格的教学、教研、科研成果。积极承办全省、全国性的年度会、现场会、研讨会、报告会、培训会、工作会,扩大媒体宣传,进一步提高临沂教育在全国的美誉度。

四、突出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向教学改革要质量

20.精心培养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突出学科本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全面落实以“学生核心素养”为统领的中小学课程体系、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和评价标准,培育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开展专题系列培训,根据核心素养体系,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和教学中。研究核心素养在课程、教学中落实的方式方法,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课程教学和考试评价改革更加准确反映人才培养要求。

21.实施大阅读教学。创新阅读策略,积极推进语文、英语等学科“主题学习”项目实验实施,形成“大阅读”格局,全力提升人文、科技等素养。

22.实施好“体育、艺术2+1项目”。以音体美课程开设为突破口,建设有特色的体育、艺术教育课程,逐渐形成学校的体育、艺术特色;因地制宜,制定适合本校的实施方案,有序有效地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确保让每个学生掌握终生受益的两项体育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

23.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加强教学效能研究,做到课堂减负,提高课堂效率;抓好作业和训练减负,杜绝“题海战术”;抓实教辅减负,从源头上控制解决资料泛滥的现象,实现减负增效。坚决制止未经允许随意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统考、联考或其他竞赛、考级的现象,切实把课内外过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

24.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抓实抓细初中、高中学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抓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实验实施项目,发挥“综合素质评价”在学生全面发展与高校招生录取、综合素质评价招生中的重要作用。全面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与写实记录,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招生提供基础和保障。

25.坚持因材施教。坚守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人人成才的理念,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和办法,为学生自主选课提供科学指导。推行基于学科的分层教学,基于学生综合素养不同层次的分班教学和结合选修课教学的选课走班、班内分层教学等。

26.深度推进初中教学改革。坚持科学规范,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坚持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考改革趋向和正确的命题导向,以命题研究为突破口,提高试题命制水平;深入研究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使学、考、招有机衔接。改进考试成绩呈现方式,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发挥好考试的教学质量诊断、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策略反馈矫正功能,发挥好试题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初中学生核心素养和促进初中教学改革的引领、导向作用。整合思想品德课程资源,推进“问题导向初中德育课程项目”深入实施;加强理化生实验教学,开齐上好理化生实验课,杜绝教师讲实验代替学生做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动手操作能力。建立初中质量监测的题库与技术支撑,并建立标准化试题库,确保质量监测的信度与效度。加快推进网上阅卷系统建设,借助智慧教育云平台实现所有实施初中网上阅卷,实现质量监测阅卷的标准化、科学化,提高大数据的准确性与权威性。

27.深化高中教学改革。实施普通高中教学改革行动计划,加快转变教学质量提高方式,主动应对全国高考,全面适应新高考要求,深入研究新高考、新方案、新课标、新教材,开发特色课程,推动高中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

28.加快推行与高考改革相适应的选课走班教学形式。深化“选课走班”教学研究,探索以分层教学、选择性课程、学科教室、工作室导师制为载体的走班教学形式,切实增强学生学习和课程选择的自主性、灵活性和适应性。

29.加强生涯规划与学生发展指导教育。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度,开设好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生涯规划地方与校本课程,开展学生学习方法指导教育,帮助指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成长和学习方法体系。

30.加强高考备考研究。高度重视高考改革与质量提升,突出抓好高三教学和备考工作,实施科学备考、规范备考、精致备考、高效备考。减负增效,不搞题海战术和拼时间、拼体力的消耗战术;建设备考共同体,学生、教师、教干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形成备考工作合力。设立高考备考研究专项资金或资助基金。

31.积极推进新高考改革的研究。深入研究新高考改革配套政策和方案,积极对接新高考和高考改革实验区,密切关注高考改革实验进程,及时了解高考改革信息,确保从2017级顺利进入新高考,确保新高考政策宣传、招生规划、资源配置、教师调整、考试管理等方面改革新政“软着陆”。

32.加大高中培优力度。建立健全有利于名优生培养的教学管理机制、制度和保障措施,优化名优生培养策略,制定适合的、个性化的名优生培养方案,组建精英教师团队,实行名优生跟踪培养制度。加快尖子生、特长生培养机制研究,大胆探索行之有效的路径办法,细化选材、组班、施教、激励等培优工作,对尖子生群体悉心研究,精心培育。抓好竞赛辅导与特长生培养,挖掘潜质潜能,提升学校和学生的学科竞争力和创新力。

33.全面提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重视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明确考试科目、内容、时间节点,以及考试成绩的呈现与使用,扎扎实实做好学业水平考试的备考选考、等级考和合格考工作。

34.全力促进高中学生多元升学。高度重视名校自主招生、专项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加强与各高校的联系与合作。积极组织优秀学生参加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满足学生艺体、科技创新、奥赛、招飞、专业技能大赛等方面的需要,为学生自主发展拓宽成长成才渠道。注重普通高中与职业教育的融合研究,加强职业教育对口升学研究,出台加强春季高考的意见,提升全市优质升学总量和质量。

35.搞好区域高中教学改革的顶层设计。加强高中学校建设,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加大对薄弱县区和学校的扶持力度,促进普通高中有序发展。改革高中招生办法,着力解决好生源不均衡的问题。

五、强化教科研引领能力建设,向教学研究要质量

36.建设一流的教科研机构。围绕“建设群众最满意教科研机构,开展基层最期盼的教科研活动,做基层最受欢迎的教科研人员”的目标要求,落实教学研究基本规范,加强教科研机构建设,优化内部结构,改善教科研条件,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必备的保障条件,在学习进修、课堂实践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确保各项教科研活动顺利开展;正确发挥本职功能,履行好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服务、教学管理、教学评价、教师专业发展和教改实验等职能和使命。

37.抓好教科研队伍建设。建立教研员准入和流动机制,优化学科结构,配齐、配强各学科教研员,遴选一批学科兼职教研员,全面建立学科教研中心组,选拔组建学科教研中心组核心团队,公开招聘、选拔一批学科骨干带头人。健全教科研管理制度,落实教研员兼课制度、联系学校(蹲点)制度、跟进指导制度、听评课制度、学科发展报告制度、教科研人员考核制度等;加强能力建设,组织主题研修学习,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员培训,不断提高教科研人员的执行落实能力、实践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超前引领能力和创新能力。

38.开展实效教研活动。积极开展区域教研、校本教研、网络教研等教研活动,积极鼓励组建校际教研联盟和教研发展共同体,实现智慧与经验共享。大力开展校内校际同课异构、作业展评等活动,形成研究课堂、研究教学的浓厚学术氛围。调整经费支出结构,保证专家聘任、教师培训、教研活动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与持续推进。

39.加强对教研员的管理。教研员加强听评课研究,听评课数量达到规定要求,教研员到基层学校听评课市级每年不少于40节,县区级不少于50节,并经常深入基层学校指导教学。注重调查研究,为教育教学改革问题改进提供建议和操作方案。组织开展督导、视导、评估、质量监测和职责范围内的教学与评优活动,规范各种考试、竞赛活动。定期进行学术交流,举办学科发展报告会。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教研员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对教研员工作实行年度考核。

40.严格教研工作程序和工作纪律。坚持正确的教研方向,依法、依规开展和组织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各级教研机构不得组织未经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学生统考、统练、学科竞赛活动,不得违规编写和推销各种教辅材料,不得单独以升学率和考试分数给学校、学生和教师排名。未经教育行政和教科研部门同意,教研员不得违反规定组织学科统考、学生补课和有偿补习,不得利用工作和职务之便牟取个人私利,不得统计、公布考试成绩,不得以任何形式推荐、推销、摊派教辅资料等。

41.建设一流的名师工作室。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群策群力,集中优势,借势发展,打造一批名师工作室,培养临沂教学领军人物,促进教科研专业化和教师队伍专业化、校长专业化,把市级名师工作室建设成为优秀教师培养的学术高地、优秀青年教师的集聚地和未来名师的孵化地,促进教师专业共同发展和提升;2018年建成市级名师工作室30个,并挂牌表彰,设立专项资金,提供保障条件,设立社会企业资助专项基金,支持名师工作室建设。

42.建设一流的学科研究基地。建立健全各级各学段学科研究基地,市级重点抓好高中各学科基地建设,组建学科专家团队,进行学科课程体系顶层设计和实验室建设,引领学科教学深度研究与课程深入实施。积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对接先进地区,建设学科基地“影子学校”、样板学校,建设一批“走在前列”的竞赛和学科教研基地,实施跟踪督导,财政每年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设立社会资助基金,对每个市级学科研究基地给予一定补助,并在政策上予以倾斜。

43.培养过硬师德素养的教师队伍。更加重视师德建设,强化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按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标准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加强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坚持“师德为先”“师德一票否决”制度,建立完善师德考评体系,健全师德档案,引领教师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从重教书走向重育人,切实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44.全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鼓励教师成名成家,积极搭建平台,发挥名师的引领、辐射作用,促进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坚持以提高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为重点,以改进课堂教学方式为突破口,大力开展分层次多样化的教师培训活动。坚持正确导向,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评选体系,加大教学成绩在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各级各类名师评选活动中的权重,并向一线教师倾斜。

六、建立健全质量导向保障机制,向综合评价要质量

45.坚持目标导向。采取目标与任务驱动策略,建立教学质量目标导向机制,对县区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的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出明确的年度目标和阶段目标要求,并作为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提高的重要依据。

46.组织教学工作督导评估。进一步优化评估标准和操作办法,开展对县区和学校的教学督导评估,每年组织一次专项督导评估,评估成绩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

47.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建立质量监测制度,开展市、县区、校三级质量监测评价,根据不同学段的特点开展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价,保障对教学的有效管理和质量的及时监控。实施教学质量综合评价,认真做好各级质量监测数据分析与应用,发挥大数据的诊断和矫正功能,为教育教学提供科学的反馈和指导,为教育教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48.实行教学质量市、县区、校三级联动机制。建立市、县(区)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巡学促学机制和一把手推门听课机制,坚持常态化教学视导制度和教学质量提升调度与专查机制,优化教学质量提升专业指导机制,实施教学质量通报机制。

49.评选临沂市市政府教学成果奖。落实好《临沂市市级教学成果奖励办法》,每年评选一批市级教学成果;落实市政府要求,“市政府教学成果奖的数量要逐年增加,教学成果奖的奖金要随着财政的增长逐年增长”。在2017年评选500项左右、落实奖金260万的基础上,2018年评选700项左右,落实奖金300万元,力争今后逐年增加。

50.开展教科研序列先进单位和个人评选。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教学、教研、科研激励长效机制,坚持和发展好《临沂市高层次教学人才奖励办法》,开展教育教学领军人物和学科带头人评选工作;每年开展一次临沂市教学质量奖评选,在目前3000人的基础上随着教师和学生数量的增长,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实验项目创新发展的需要,实现每年有所增长;进一步优化教学能手、教学新秀等评选工作,每三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分别不少于800人、500人,力争数量有所增加,2018年上半年评选第六批市级教学能手和教学新秀;开展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每两年组织一次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评选和教育科学研究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评选;每年组织一次先进教研室、教科室评选;每两年组织一次优秀教研员(含兼职教研员)评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激励政策,不断创新动力机制,并对提高教学质量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