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预防幼儿园大班额现象,进一步加强教育民生工程建设,今年,临港区抓住“钱”“地”“人”等关键环节,全力消肿城镇中小学“大班额”,免疫幼儿园大班额问题。
加大教育财政投入,打破资金短缺瓶颈。随着新城的建设和全区棚户区改造项目配套进程,临港区按照“教育资源集约部署、质量效益共频提质”的工作思想,决定今年投资1.5亿元,在城区启动新城实验学校一期、金龙河社区小学建设工程,续建朱芦新城小学、新建金龙河社区小学、扩建青年社区小学。规划建筑总面积10.1万元,新增学位5670个。建设朱芦新城社区幼儿园等5所社区标准化幼儿园,建筑面积共2.13万平方米,计划新增学位1800个,确保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85%。同时,该区积极争取全市大班额项目贷款政策,活化资金运作模式,确保建设项目顺利施工。
坚持城区学校一体化规划建设,根本上解决用地难题。临港区始终坚持“城区建设,教育先行”的发展策略,在城区建设时优先规划学校建设项目,土地规划优先安排学校建设使用。今年,区教体局与区国土分局、区规划局和各镇政府密切配合,积极对接省市教育、国土部门,共争取解决“大班额”用地指标390亩,解决了新城实验学校、坪上镇青年小学和朱芦镇新城小学等学校建设用地问题。认真落实“一个社区建设一所标准化幼儿园”的要求,在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城镇居住区建设时,必须同步规划、配套幼儿园,有效保障了幼儿园建设用地指标。此外,该区还大力支持通过梯次补位办学、盘活闲置废弃教育用地、城镇低效利用土地等,优先用于学校建设。
盘活优秀教师资源,足额配备新增学位教师。认真落实《临港区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办法》,保障师队伍总量充足、学科和年龄结构稳定。核准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学科教师数量,按照“退一补一”的原则,本着“优化学科结构,及时填补离岗、退休教师空缺”的指导思想,拟定今年招聘新教师49人。并将通过落实国家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人才回乡行动”,面向社会招考聘员制教师等优秀教师引进办法,努力消除各学科,尤其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小科目和新课程教师缺口,确保新增学位教师配备充足均衡。此外,该区还将探索开展普通中小学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机制,推行“校长教干带头代课”制度,全面释放优质师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