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解决大班额>>工作动态>>正文

沂南县“七字诀”全面解决大班额问题

发布日期:2016年05月13日  浏览次数:

一“清”,全面托清现状。该县大班额问题主要集中在城区学校,涉及5处小学和1处初中。该县对小学、初中班额情况、学生生源全面摸底,全面理清造成大班额的原因,明确了学生数量、来源、分流方向,精准确定学校建设、教师补充措施方案,确保有的放矢,精准施策。

二“扩”,城区学校扩容。规划总投资5.18亿元,新建城镇普通中小学6所,改扩建2所,新增班数222个,新增学位10350个。目前,新建沂南五小、沂南五小团山校区已投入使用,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白石小学、一小分校、永兴小学等4处学校正在建设中,对沂南一小、沂南三中老校区进行扩容提升,学校建成投入使用后,将全面解决城区大班额问题。

三“稳”,稳妥实施分流。第一,超前把握分流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对有关情况进行详细调研,提前释放政策信号,给学生和家长心理预期,充分理解和配合分流工作。第二,制定科学合理的分流方案。依据划片招生范围,根据“大班额”学校学生分布情况,本着“老校与新校对接,征求家长意愿,坚持就近分流”以及随机派位方式进行。第三,配强新建学校领导班子和师资力量,将名校和热点学校的校长、一定比例的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交流到新建学校,提升新建学校对分流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保证分流工作稳妥实施。

四“严”,严格划片招生。城区小学、初中以“单校划片”招生为主;对热点小学、初中,实行“多校划片”招生,将录取名额统筹分配到各片区,通过随机派位方式确定录取名单。同时,加强对招生工作的监管,纪检监察、教育、公安、房管、工商五部门联合办公,严查违规招生,严查假证件、假证明,严查“条子生”,保证小学、初中学段学生“零择校”,保证今年新招收的一年级班额控制在省定标准之内。

五“细”,细致做好工作。学生招生、分流等工作牵涉方方面面,社会影响大,该县制定了详细的分流图,将就学范围明确到每一小区、小巷,明确具体入学条件、手续,确保不产生歧义、模糊,以利于学校精准把握政策,减少“擦边球”现象。

六“均”,均衡学校发展。一是强化薄弱学校管理。加强城区周边乡镇和偏远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对县城大班额学校和乡镇薄弱学校校长进行调整交流,选优配强城区周边乡镇和偏远乡镇学校校长,增强学校实力。二是建立办学质量评估机制,与教干进退留转挂钩,与教师职称评聘挂钩,增强办学特色,促进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形成持续的影响力,赢得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稳定住城区周边乡镇和偏远学校辖区内生源。三是实施学校“结对帮扶”,鼓励引导城区优质中小学与农村学校开展结对帮扶、联建共建,2016年实现城区三中、四中、一小、二小、三小、四小、五小分别与10个省重点贫困乡镇至少1处学校结对帮扶;2017年城区优质学校与贫困村中小学结对率达到100%,在办学条件、教育管理、学校发展、教师交流等方面采取实质性措施,确保交流落到实处。

七“优”,优化教师配备。全县解决“大班额”需要增配教师451名。主要通过三种渠道解决:加大招考力度,今年将招考新教师200名。抓好“挖潜”工作,通过“县管校聘”“定岗选岗”和“全员任教”,以及从“大班额”学校的管理、教辅、后勤岗位和县直中学、职业学校挖潜等措施,挖潜部分教师,全部充实到热点学校,并从热点学校交流出相应名额的优秀教师到新建学校、薄弱学校任教。开展小学音乐、体育、美术学科教师支教,解决“小学科”教师短缺问题。(徐道亮)

上一条:沂南县15亿资金加强学校建设促均衡 下一条:郯城县投入5亿多元解决大班额问题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