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上午,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孙德士等县领导,到沂南一小新校、开发区学校,实地查看了城区“大班额”学校建设情况,召开了座谈会,孙德士县长对解决城区“大班额”工作作出了指示。
在调研中,孙县长等领导指出,要全力抓好教师配备,做好招考、挖潜、交流等工作,精心制定实施方案。要抓好划片招生、学生分流工作,制定严密的工作方案,确保稳妥实施。抓紧推进新一小等学校建设,尽快完成土地指标手续办理,确保暑假开学前完工,不耽误开学启用。县教体局李道宽局长作了全县解决“大班额”问题报告。
根据全县“大班额”基本情况和存在的原因,确定了解决“大班额”问题的总体思路是:“围点打援”、标本兼治。“围点”治标:加快城区学校建设,迅速增加学位,并将超班额学生进行分流。“打援”治本:全面加强城区周边乡镇和偏远学校内涵建设,选优配强校长,加快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增强吸引力和信任度,实现就地就近入学。一是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形成长效机制。计划2015年-2017年,城区学校建设总投资5.18亿元(小学建设投资1.9亿元),新建城区中小学6所,改扩建2所,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25.3万平方米,新增班数222个(小学150个),新增学位10350个(小学6750个)。依据规划方案,2016年,投资2.28亿元,启动2处城镇普通中小学建设(新建1处,改扩建1处),完成5处城镇普通中小学建设,新增班数132个,新增学位5940个,增配教师200名。二是妥善分流“大班额”学生,减少班额压力。今年计划分流“大班额”学生3687人。提前做好宣传,取得家长理解配合。制定科学合理的分流方案,本着“老校与新校对接,征求家长意愿,坚持就近分流”的原则,对不是本片区的学生,分流到所在片区学校就读,对分流存在较大困难的,通过随机派位方式确定分流名单。配强新建学校领导班子和师资力量。将名校和热点学校的校长、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交流到新建学校,提高新建学校的吸引力。严格实施划片招生,解决“择校”问题。实行城区学校“定额招生”,严禁超规模、超计划招生。进一步加强对招生工作的监管,多部门联合办公,严查违规招生,保证小学、初中学段“零择校”。三是加强教干教师配备,力促师资均衡。优化教师配备,今年新招考教师200名,同时通过挖潜、交流等措施,解决师资问题。狠抓办学质量提升,提高城区周边乡镇和偏远学校吸引力。
界湖街道、开发区,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县教体局有关人员,城区有关学校校长等参加了座谈会。(徐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