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2015年度实验区联席工作会议在山东诸城召开

发布日期:2015年05月11日  浏览次数:

为全面总结2014年度实验区工作,学习交流各实验区建设典型经验,部署2015年度实验区工作计划,探索推动实验区建设的有效机制,2015年4月28-29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下称“课程教材中心”)在山东省诸城市召开2015年度实验区联席工作会议。课程教材中心主任田慧生同志、副主任刘月霞同志,山东省潍坊市、山东省诸城市、重庆市南岸区、成都市锦江区、广州市南沙区、深圳市福田区、重庆市涪陵区、重庆市南川区、重庆市开县、重庆市丰都县、江苏省常州市、山东省临沂市等12个实验区的负责人、代表,以及课程教材中心“全国课程改革骨干教师研修基地”代表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校长刘卫红、北京市亦庄实验小学校长李振村等12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课程教材中心田慧生主任做了重要讲话。田慧生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摆在突出位置,并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出新部署、新要求,集中反映了今后教育领域以改革推动发展、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增强活力的总体思路,这对作为全国性试点、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的各实验区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区下一步工作的推进需要在以下六个方面来努力:一是要增强实验区改革发展的内驱力、提高实验区推进改革的自觉性和自主性。通过双方合作,各实验区按照既定目标,已经得到很好发展,教育水平得到显著提升,重点、特色也逐渐明晰起来,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在总结交流基础上,增强动力,继续推进。二是要进一步增强对实验区工作指导的针对性。一期6个实验区的定位、方向已经比较清晰,要在第二阶段实现新突破,需要再谋划;对二期6个实验区来说,如何满足各区需求,准确把握发展特点,需要专家团队、课程教材中心进一步指导支持,寻找突破口。三是实验区工作要进一步突出整体谋划,突出工作主题和工作重点。各实验区工作重点有所不同,重点抓什么要进一步清晰,重点突破,突出主题,二期实验区也要重视已有的典型经验,在具体中抓住关键问题,逐个解决,逐渐突破,不能求大、求全。四是要进一步发挥好已有的、有效的实验区工作机制。如区际交流机制,如果区际之间开展自主交流,资源会很丰富,中心从管理层面也会进一步梳理,搭建平台。五是要进一步落实工作的责任制。要进一步明确各项工作责任,明确分工,包括课程教材中心的责任、实验区的责任,每年都要沟通,形成实验区年度工作计划。六是课程教材中心和实验区要高度重视,共同推进实验区的改革。过去三年的工作,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实验区要实现大的发展,还要继续努力,课程教材中心也要高度重视,不能松懈。

各实验区交流了2014年工作推进的情况以及2015年的工作规划。潍坊市为加快转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方式,全面推动“轻负高质”教育生态持续发展。诸城市着力提升课程领导力水平,精心打造特色课程品牌,区域推进活动育人课程,在完善课堂改革推进机制,开展“实施课堂开放,缔造完美教室”活动,实施高中、初中、小学“三段联动”战略等方面做出了成效。重庆市南岸区以课程领导力建设“中期评估”为契机,进行课程实践再厘清、课程价值再定位、课程评价再完善,推进区域课程建设深度发展。成都市锦江区扎实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形成了完整清晰的工作格局。广州市南沙区面向国际化、突出本土优势,展开了大手笔、高起点、高规格、新思维的教育国际化实践探索,初步形成“公平、均衡、优质、协调”的现代教育体系。深圳市福田区坚持区域性推动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引入第三方评价,提高教育治理水平探索管办评分离路径,在教育质量监测、公民素养教育、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期的6个实验区介绍完各自经验后,从2014年以来新晋的6个实验区也先后介绍了各自的探索。重庆市涪陵区强化保障、夯实管理,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结合的方式推进课改队伍建设行动,通过“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方式积极推进“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着力打造“一校一品”、“一校一特”,取得了阶段性突破。重庆市南川区以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深化“两课”行动为抓手,完善区域教育顶层设计,建立了组织保障、分层推进、专家指导机、以研促长、上下联动、活动助推等六大工作机制。重庆市开县高度重视县级层面的“顶层设计”,严格把关学校层面的课程规划,充分激活项目学校的主动作为,重点推进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学校综合评价”项目,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健康发展。重庆市丰都县致力于观念转变,坚持研训结合,注重政策配套,探索学校项目建设、信息化建设、地方课程资源建设新路径,进一步推进县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转型升级。常州市在过去一年里大力规范课程基地建设,推进数字化学习,关注学科关键能力评价,明晰了区域教育发展特色和路径,各项工作得到稳步推进。4月27日刚刚与课程教材中心新签署合作协议的临沂市实验区表达了加强交流、互助协作、共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区域内基础教育新发展的愿望。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校长刘卫红、北京市亦庄实验小学校长李振村在会上作了经验分享。刘卫红校长围绕学校文化如何服务于学生发展、如何通过教学改进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介绍了学校以“栋梁品质、君子品格、学术氛围”为内涵的学校文化建设和以“深度学习”项目来推进课程教学改进的经验。李振村校长以“全课程”教育实验为例,介绍了学校以全人培养为目标,以国家课标为引领,以项目学习为抓手,以跨学科整合为基本策略,覆盖学校全部生活的综合性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分享了“全课程”是如何改变学段设置、课程结构、教学方式、校园生活节奏、管理方式和丰富课程形态的等经验。

课程教材中心刘月霞副主任对实验区2014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2015年实验区工作进行了部署。刘月霞指出,2014年是实验区建设突破性发展的一年,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课程教材中心总结并梳理了项目引领、试点先行、骨干研修、专题培训、区域交流、经验推广等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六大工作推进机制,在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建设、校本课程开发建设、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学校评估、教育国际化等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上取得了重大进展。2015年,随着实验区规模的逐步扩大,课程教材中心将在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整体谋划,更加系统地推进实验区建设。一是加强区域改革推进和保障机制研究,二是加强重点项目开发和系统建设,三是加强实验区之间各层面的交流,四是加强对实验区成果的总结和推广,五是加强对实验区建设的统筹管理。针对2015年的工作,刘月霞副主任建议各实验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更加重视实验区工作,积极培育培养本土专业力量,选择适合本地实际需要的重点项目,强化项目成效的落实和过程指导,重点打造各实验区的窗口学校,以期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深入诸城市的中小学进行了考察、学习,诸城市文化路小学的“儿童诗性教育”,诸城市实验小学的语文主题课程整合、“三级建模”课堂教学实践,诸城市石桥子小学的“翰墨飘香”传统书法课程,诸城市明诚学校的“快乐提升课程”和以“经典诵读”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课程,诸城市龙源学校的“活力教学”特色实践,给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一条:明确语文教育新思路,建立语文教学新常态,推进语文教学新发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