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时空>>正文

《沂蒙晚报》:第七届“寻找最美教师”系列报道(八)

发布日期:2017年08月08日  浏览次数:

临沂一中教师于非洲,十一年没休假的奥数老师

他是国家一级数学奥赛教练员,在他的培训下,一名学生摘下了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他又是一名普通的班主任,他在工作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用心去塑造学生们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十一年来,他没有寒暑假,带着学生们去全国各地进行奥数培训、比赛。为了不影响学生们的学习,在老父亲生病时,他没请过一天假,没耽误学生一节课——— 他就是临沂一中教师于非洲。

学校里的奥赛领头人,带出一个全国金牌

暑假期间,于非洲带着学生们在江西玉山参加奥数比赛,对于于非洲来说,每年的寒暑假都是在外地带着学生们参加培训或比赛。

1980年出生的于非洲,在2004年大学数学专业毕业之后,就到了临沂一中。在经过了两年的教学之后,由于教学成绩突出,于非洲兼任了临沂一中数学奥赛教练。“刚接手奥数培训的时候,用两个字形容就是很‘惶恐’,参加奥数比赛的一般都是数学高手,要我去给数学高手上课,心里有点忐忑。”于非洲告诉记者。

为了能够快速提高自己的奥数水平,《奥赛经典》、《经典题选》等教材,于非洲看了一本又一本。每个寒暑假,于非洲都要看100多套奥数比赛试卷。刷题成了耐得住寂寞的于非洲唯一的乐趣,一道道奥数题,于非洲标注出题型、考察点之后,然后再交给学生们做。现在,于非洲已经做了2000多套奥数试卷。经过努力,现在于非洲已经是国家一级数学奥赛教练员,并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奥赛教练员”。

每个周末,于非洲都要对学生们进行辅导。寒暑假期间要带着学生们出去学习或是参加各类比赛,很少有时间休息。在教学中,于非洲发现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堂教学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知识需求。在数学竞赛教学中,于非洲会适当扩展课堂知识,探求课堂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做到扩而不散、展而不乱,服务于教学。

经过努力,于非洲所带的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他的学生中有近二十人次获得全国数学联赛一等奖。其中,四人进入全国数学奥林匹克冬令营,一人获得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三人获铜牌,有两名女生获得女子奥林匹克银牌。“于老师在平常给我们培训的时候,总是第一个到学校,最后看到我们都休息了之后才离校。而且于老师的数学水平相当厉害,有些奥数题,他一看就会,而且还会给我们解释出好几种做法。”奥数班的学生夏磊说。

父亲患病去世,未耽误学生一节课

自从2004年从事教育工作以来,于非洲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工作中,他积极热情,热心于学校的各项活动,团结同事。他这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受到了学校老师和领导的一致好评。

在教学中,他认真钻研新大纲、吃透教材,积极开拓教学思路,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能力。同时,他还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2011年5月,于非洲的父亲被查出肝癌晚期。刚听到消息的于非洲崩溃了。“从小父亲就告诉我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高考完报志愿的时候,父亲很支持我选择师范专业,说我以后教书育人,也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途径。所以得知父亲生病之后,我很难过,那时候真是万念俱灰。”提起往事,于非洲红了眼圈。

当时,于非洲面临着两难的选择:是日夜陪在父亲身边还是在高考前的关键时刻陪着学生们。一边是躺在病床上的老父亲,一边是正在备战高考的学生,于非洲哪边都不想放下。他想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法——— 在医院与学校之间来回跑。

在父亲住院期间,于非洲每天四点多就起床做饭,然后将饭送到医院,再赶到学校检查学生的早读。下班之后,于非洲又匆忙赶到医院伺候父亲。晚上下了晚自习之后,于非洲给住院的父亲洗衣服、收拾。在父亲住院期间,于非洲也没有耽误教学工作。

父亲的病情不断恶化,在最后的日子里,父亲从医院回家。这样,于非洲又开始了郯城与市区之间来回奔波的日子。在不耽误每一节课的情况下,于非洲每天下晚自习后驱车一百多公里回家陪床,凌晨三点半准时起床给老人做好早餐,又是一百多公里回到学校,来给学生们上课,每天休息不到四个小时。

直到2011年6月5日,父亲在弥留之际还问于非洲,有没有耽误学生们的课,一定要把别人的孩子教育好。“爸,你放心吧。我没有耽误孩子们的一节课。”于非洲告诉父亲。最终,父亲离去了,2009级36班的学生们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当学生们知道于非洲的事情后,都被深深地感动了。

十一个年头,没休寒暑假

在于非洲看来,教育终究是“人”的教育。工作以来,他一直担任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他最看重的是学生们的品德教育,常常一而再再而三地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尤其对于班级里的后进生、贫困生以及家庭情况特殊的孩子,他就用爱去感化他们的心灵,用心去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

“根植于爱的土壤,教育之树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不管是在平时的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不管是在学生面前,还是在同事面前,我都坚持做真诚的人,做正直的人。在我的影响下,一些顽皮不爱学习的学生也逐渐端正了学习态度。”于非洲说。

同时,于非洲还积极参与年级管理工作,在年级管理委员会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于非洲觉得管理在管委会,服务更在管委会,管委会就是要为老师们排忧解难,替领导出谋划策,所以他平时都尽自己的所能去做事。党支部的组织工作、排考场和课程表以及年级的教学工作,于非洲与其他几位成员团结协作,把年级的教学、管理、学生活动、宣传工作等方面安排得井井有条。

一边忙着数学教学、一边忙着奥数培训,还一边忙着年级管理工作,于非洲注定要亏欠家人很多。“周末忙着培训,寒暑假的时候,别的老师都放假了,带着老婆孩子出去旅游,或者在家好好陪陪孩子,他就没有这个时间,一般都是带着学生们出去培训、比赛去了。尤其是我们家老二出生之后,我就成‘超级妈妈’了,接送孩子,做饭、看孩子。等到孩子都睡了,他才回来,一大早孩子们都还没起床,他就赶去学校了。”于非洲的妻子李小燕告诉记者。

但是在于非洲看来,虽然妻子在嘴上有些抱怨,但是还是用实际行动支持了他。“她知道我回家晚走得早,每天都把换洗的衣服给我找好。每到出去培训、比赛的时候,该带的东西都给我带上。有些时候,她知道我的学生取得了好成绩,也会替我高兴。”于非洲笑着说。

上一条:《沂蒙晚报》:第七届“寻找最美教师”系列报道(十一) 下一条:《临沂日报》:第七届“寻找最美教师”系列报道(二十)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