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庄区朱家地小学教师徐清才:独臂教师坚守讲台35年
35年来,徐清才拖着残疾的身躯,坚守讲台,为学生上好每一节课,认真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35年,面对身体的疼痛,他对自己说得最多的两个字是“坚持”;35年,他风雨无阻,用惊人的毅力践行着师者诲人信仰,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师德、师魂。他说,教学带给他太多的幸福和快乐,他选择了做人民教师,无怨无悔。
拖着残疾的身躯,他坚守讲台35年
13日,记者来到罗庄区罗庄街道桥西头村徐清才的家,学生们已经放暑假了,徐清才难得可以在家好好休息一下。今年52岁的徐清才,身材有些瘦小,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穿着一件白色短袖衬衫,没有左臂支撑的衣袖随着身体的移动摆动着,因为左腿严重畸形,他走路的步子很小速度也慢。
在屋里坐下后,徐清才找到一卷卫生纸,用右手沿着折线慢慢地一点点地撕下一小块卫生纸擦掉脸上的汗珠。墙边的一个小板凳上,放着双氧水、棉棒和碘伏。从去年寒假开始,徐清才的左腿开始频繁疼痛,脚部已经有些化脓感染,他每天要用消毒药物清洗两次,不过疼痛至今没有好转,只能吃止疼药。“去医院看了,医生说老毛病了,这么长时间了,也没什么好法子,现在每天都要吃止疼药才行。”徐清才说,虽然有人建议他做截肢手术,但是考虑再三,他还是想再等等看看。
7岁那年,徐清才跟同伴在村里玩耍时,不慎碰到变压器,被严重烧伤,导致左臂高度截肢、左腿严重变形,右脚五个脚趾也全部被截肢。“父亲看到我变成身体残缺的孩子,既难过又无可奈何。”徐清才说,从那时起,父亲就时常告诫他:你既然身体不好,只有好好学习以后才有出路。听了父亲的教诲,徐清才更加刻苦努力学习,虽然由于身体受伤一直到了9岁才上一年级,但从小学到初中,徐清才的成绩一直非常优秀。1982年,17岁的徐清才顺利考上高中,然而却因为身体原因在报到时被学校劝退,回到家后他大哭了一场。经过几番周折,没能上高中的徐清才成了村里的小学教师。
刚参加工作,徐清才就喜欢上了教师这个职业,“一方面想到自己能够自食其力很开心,另一方面当时我没有机会上大学了,我想我可以好好教学帮助村里的孩子实现上大学的梦想。”徐清才说。这一干就是35年,期间,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徐清才通过努力,先是取得了中师学历,后来又自学考试取得大学专科学历。
35个春秋风雨无阻,他从未落下一节课
35年来,吃饭、写字、穿衣,徐清才只能依靠他的右手完成。在35年的教学生涯中,虽然徐清才吃尽了身体残疾带来不便的苦头,但他从来没叫过苦喊过累。
在徐清才任教的第五个年头,老校长面临退休,想推荐他做学校负责人。为了工作方便,徐清才不顾家人反对决定学骑自行车。他利用课余时间练习,就在即将学会时,不慎摔倒,受过伤的左腿脚脖处骨头被摔断。为了不耽误学生上课,摔伤第二天刚做完接骨手术的徐清才坚持让父母把他送去教室。一直到放暑假,3个多月的时间,他吃住在教室,坚持为孩子们授课,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并且取得全镇年级总评第二的成绩。
这么多年来,他随时带着止疼药和消炎药,从没有因为疼痛而耽误过一节课。徐清才是教数学的,每当讲授几何图形时,他都感到困难。因为只有右手,在黑板上画图时,他都是借助头或是嘴的帮忙才能完成,每完成一次画图,都会大汗淋漓。后来,当学生们慢慢长大一些,他们就会在画图时主动帮助徐清才。
2002年,村里的完小合并到朱家地小学,虽然从家到学校只有3公里的路程,对徐清才来说却是一种挑战。每天早上,徐清才骑着脚蹬三轮车到学校,因为走得太慢,他6点半就要从家里出发,3公里路程他要骑上半个多小时,这一骑就是13年。2015年,徐清才的脚蹬三轮车换成了电动三轮,终于可以轻松一下了,不过每天不到7点就出发去学校的习惯却一直没有变。早上到学校,直到下午学生放学完成当天所有的教学工作他才放心回家。“每天走得都很早,我虽然是外行人,但是这么多年我也看在眼里,他在教学上真的很负责,对学生很上心。”妻子耿明慧说。
为了更好地教好学生,徐清才总是坚持继续教育培训学习,积极参加远程网络研修活动。2011年秋天第一次研修,问题研讨安排在晚上,家里的网速太慢,为了不影响研修学习,他决定到学校去研修学习。他骑着脚蹬三轮车走到朱家地村北时,由于地面凹凸不平,车轮突然滑向了一道很深的车辙,连人带车被重重地摔在了一条干涸的沟里。他几次挣扎,都没有爬起来,幸亏有位过路的居民把他拽了上来,送到学校。回到学校,他顾不上疼痛,用一只手在电脑键盘上敲击着。就这样,他一直坚持完成了在线研讨,又带着伤痛回家了。
无论是在开始的“包班”教学,一整天站在讲台授课,还是后来的负责数学教学等,徐清才心里只想着一件事,“一定要把学生教好。”多少次不慎摔倒,忍受着身体的疼痛,他始终坚持完成教学任务,“干教师是个良心活,要从心里对得起学生对得起家长。”徐清才说。
学生眼里他是严师,更是励志的人生典范
“教师的工作是平凡辛苦的,也是快乐的。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是我辛苦付出、也是我享受快乐的过程。”徐清才说。对待教育严肃认真,对待生活和身体的缺陷,徐清才也永远保持着坚强、乐观的心态。“身残志坚,作为同事我们都很佩服他,有时候他腿疼得头上都冒汗还坚持讲课,这么多年从来不请假,一直坚持教学。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弘扬。”同事周荣德说。
在学生眼中,徐清才是上课时不苟言笑的严厉的老师。“教学很认真,也很严厉,对学生要求很严格。”徐清才曾经的学生沈怀刚说。这一点,徐清才也毫不避讳,说自己的确是个“严师”。因为他心里明白,好好学习读书,才是农村孩子最好的出路,所以他尽职尽责地工作,希望孩子们多学习些知识。
张福军对他这位小时候的恩师记忆尤深,“我上小学的时候是1989年前后,那时候徐老师还是民办教师,工资很低,但是他一直坚持教学,而且教得很认真、很负责。”张福军说,小学一到五年级都是徐清才教的他,老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也给了他很深的影响。“他身体虽然有残疾,但是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教育、典范。”张福军说。老师乐观地面对生活,拖着残疾身体坚守讲台的毅力,无形中也引导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