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时空>>正文

《临沂日报》头版报道我市职业教育工作

发布日期:2017年08月15日  浏览次数:

职业教育“撬动”新旧动能转换

——— 我市职业教育扫描

近几年,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接连摘金夺银。在2017年世界青年技能日主题活动上,全省近百位优秀高技能人才汇聚一堂、各显其能,我市参赛选手成绩斐然、硕果累累。越来越多的年轻高技能人才走上世界舞台,展现了沂蒙“工匠”的风采。这是我市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前行的一个缩影。

临沂市教育局紧紧围绕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着力加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基础能力建设,瞄准产业需求和动能转换,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所市属高等职业学校,在校生1万余人;各类中等职业学校36所,在校生11.1万人。我市职业学校每年有3万余名学生走向生产一线,成为经济建设生力军,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超过96%,部分热门专业就业率达100%。

校企合作 培养特色

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6月2日,临沂市商业学校与山东网商教育科技集团签订了深度合作办学协议,双方将在未来三年内,就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开发、实习就业推荐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这将为临沂商城建设输出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电商人才。

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改革探索,适应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探索建立了合作共赢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以产业或专业(群)为纽带,推动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衔接,实现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的融合,切实提升人才培养的适用性。目前,全市已组建、筹建10家市级职业教育集团,成立了由行业企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联合成立的商业、财经、卫生等10个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围绕县域经济与产业结构的发展需求,我市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进行了分级认定,确定全市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性专业34个、规范化专业70个、合格专业44个。市教育局与市财政局先后联合开展市级重点、品牌特色专业评选工作,评选出50个市级重点专业、44个市级品牌特色专业。目前,全市有国家级重点专业1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个,7个专业被确定为省品牌建设专业。

教学相长 工学结合

深化教学改革

“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这是我市职业教育的突出亮点。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最好的抓手。

目前,我市已连续举办9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立起了师生同赛、抽测与推测相结合的比赛机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17年,我市中职选手获全国大赛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连续第二年获得了国赛金牌。此外,我市职业教育还强化专业技能课,按照实际的技能训练任务、训练过程和训练情境组织课程,形成以能力为本位、技能为主线的模块化、项目化、阶段式课程体系。同时,以“市场-职业-技术”为支撑,开发就业与创业课程,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将教学延伸到用工企业,把订单企业的文化引进课堂,让学生在校期间就了解企业文化,缩短了学生就业后的适应期。

内联外引 优势互补

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在提升技能培训的同时,如何进一步打通人才成长的路径?这成了摆在我市职业教育面前的一大课题。近年来,我市众多职业院校走上了联合办学之路。临沂市工业学校、临沂市农业学校与临沂大学获批联合举办“3+4”中职本科贯通培养试点;临沂职业学院与临沂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建立了专科起点“3+2”贯通培养试点专业;另有10所中职学校与省内高职院校建立了“三二连读”专科贯通培养试点。这些试点专业可以让学生在中专毕业后,进入高等学校接受4年或2年的学习,拿到大学本、专科毕业证书,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此外,我市还积极探索国际化合作办学的新路子,为初中毕业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 8月5日头版发表

上一条:《鲁南商报》:职业教育助力大美新临沂建设 下一条:《沂蒙晚报》:第七届“寻找最美教师”系列报道(十一)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