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时空>>正文

《沂蒙晚报》:第七届“寻找最美教师”系列报道(十六)

发布日期:2017年08月15日  浏览次数:

刘国艳:“知心姐姐”助学生快乐成长

当学生面对学习压力、情绪问题,她给予耐心疏导,当学生面对父母离异、家庭变故,她把课余时间都给了这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她是一位语文教师,也是一位心理专家,在她的帮助下,近千名学生的心理逐渐成熟和健康。这位教师就是临沭县青云镇中心中学教师刘国艳。在她看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她工作的一部分,更是她生命的一部分。

主动请缨做心理老师,“知心姐姐”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盛夏的校园蝉声阵阵。虽然学生已经放假了,刘国艳每天依然会到心理咨询室坐坐,整理整理沙箱和沙具。这里,是她每天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

2008年,临沭县青云镇中心中学响应上级号召,在学校内公开选拔心理咨询师。时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师的刘国艳主动请缨。经过培训和学习,刘国艳考取了三级心理咨询师。

回到学校,刘国艳正式到心理咨询室上班。每天,除了为两个班级上语文课之外,刘国艳几乎都在心理咨询室,随时准备为学生排解负面情绪。

起初,学生们并不待见这个与心理沾边的功能室。在他们看来,只有心理有病的人才会到这里来。甚至,学生们之间开玩笑都会说“把你送到心理咨询室”。刘国艳知道,这是学生们对心理咨询的误解。每每此时,她都会不厌其烦地为学生们解释:“心理咨询只是为了排解心中的不良情绪,更好地认知自己的行为。”并且,她还劝导学生说,学校里没有一个学生有心理疾病,不要对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随意揣测。

经过刘国艳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学生们开始正视心理咨询,并且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主动到心理咨询室向刘国艳咨询心中的疑惑。

为了能随时帮助学生们解答问题,刘国艳还将自己的手机号码、微信、QQ都告诉了学生及家长,方便为他们提供咨询。“现在学生的心理健康备受关注,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和特殊家庭的孩子,面对生活的变化,他们需要有人引领与关爱。”刘国艳认为,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好地交流和疏导。她把每一个学生都看作自己的孩子,不但关心学生的当前,更着眼学生的发展。对每一个带着问题进心理咨询室的学生,每次咨询完以后,她都会和学生商定一个后续咨询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持续性关注和辅导。

不同年级有不同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老师,爸爸妈妈要离婚了,我不愿见到他们,我谁也不想跟……我觉得自己好没用……我想好好学习,可是我做不到,我该怎么办?”“年迈的爷爷奶奶特别疼我,我的学习成绩却始终没有进步,我很没用……”“快考试了,我却怎么也学不进去,总是心不在焉……”“我喜欢一个女孩,每天都想见到她,可是我的学习却日渐退步……”每天,刘国艳都会接到许多学生的咨询,面对生活和学习给孩子们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困惑和烦恼,刘国艳用她专业的理念、技能、方法和经验陪孩子们一起面对。

经过多年的调查和总结,刘国艳对每个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了大致的了解。“七年级新生主要是入校适应问题,八年级学生大多是早恋、网瘾以及学习方法,九年级学生大多是关于早恋、升学择业和考前焦虑的问题。”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普遍问题,刘国艳搜集材料、取舍案例、深入剖析、纵横联系,整理成专题讲稿,为全体学生开专题讲座。

在心理辅导中,刘国艳特别关注留守学生、网瘾学生、单亲学生等,全面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深入分析他们的心理特点,及时与他们谈心交流,成为孩子们的知心姐姐。她利用课余时间,接待学生心理咨询1000多人次,给学生做心理专题讲座100多场次。

一个学生在给刘国艳的纸条上写道:“老师,上一次与您在一起我肆无忌惮地哭,心里放下了好多包袱……这一次你让我从交谈中找到了自信……让我走出黑暗的人是您,让我走出自卑的人也是您,两次与您的交谈都让我不知怎样感谢您,真的谢谢您……”一个单亲孩子写道:“老师,很感谢你。原本以为没有妈妈的我是最糟糕的人。当面对更多的变故,是你陪我一起坚强。爸爸胃癌的这段日子是你陪我一起度过,爸爸离开的这段日子,是你陪我一起面对。我知道,我的世界还有你……”像这样的小纸条,刘国艳的办公室里有一万多张。

刘国艳对学生的关爱与呵护,同事们都看在眼里。“刘国艳是我们学校最受欢迎的教师。”校长刘杰这样评价刘国艳,她将育人当成了生命的一部分,她负责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校管理中隐形的助推剂。同事卢春燕对刘国艳的举动也十分佩服,她说:“刘国艳老师是非常优秀的心理辅导教师,她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她的付出,我们都很佩服。”

独创“快乐教学法”,让学生爱上学习

生活中,刘国艳是一个人人称赞的好儿媳。同住在学校的家属院,她和公婆一起生活18年从来没有过争吵脸红的情况。她知道房子是老人最大的心事,所以,借钱给公婆盖房子。公公生前曾好几次住院。婆婆说:“年龄大了,治好了也不一定活几年。”她知道婆婆的担忧,便跟婆婆说:“即使借钱也要治,否则等我们有钱了能买回父亲的命吗?”

刘国艳说,在同一所学校任教的丈夫给了她很大的支持和帮助,让她非常感动。学生们经常不分时间地来到刘国艳家中,把客厅当成了心理咨询室,丈夫王洪排不但不反感,反而十分支持妻子。“只要能让更多的孩子开心快乐,就是妻子和我最大的心愿。”王洪排说。

在教学工作中,刘国艳特别注重学生快乐学习,她创立的“快乐教学法”深受学生喜爱,教学效果显著。刘国艳经常进行学生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总结、提升能够让学生快乐学习的最佳方案。每节课,她都提前设计多种方案,让学生去取舍;每一个教学资源的使用,都经过了很多次的比较和筛选,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她的课堂上,学生感觉被触动得多,被感动得多,被激发得多,学生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

“语文课是我们最喜欢、最期待的课。课上,刘老师总是带领我们边玩边学,我们用‘微汉字读写大会’积累字词,用‘智慧三关’积累古诗文,用‘微比赛’诵读经典……她让我们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我们总感觉抢到回答问题的机会太少,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我们总期待下一次。”学生李霜告诉记者,每次课间时间,她和同学们总是愿意围绕在刘老师的身边,将生活、学习、交往等方面的问题和困惑与她交流,将快乐和幸福与她一起分享。

上一条:《鲁南商报》尹局长寄语:心怀梦想 技能报国 下一条:《沂蒙晚报》:第七届“寻找最美教师”系列报道(十五)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