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家访路上延伸:闫良平克服困难,二十年如一日坚持家访
鲁城中学是兰陵县最西部的一所初中学校,学校覆盖的58个自然村,一半在山岭地上,多年前很多村子的道路都是坑洼不平、崎岖难行。然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因小儿麻痹右腿残疾的闫良平老师,每次带新生时,都会骑着自行车到每一名学生家里家访。“饿了,到我家吃;病了,我带着去医院;没钱了,找我借”,这是他对每一名学生的承诺,贫困学生董文明在他家住了3年,已经读大学的他专门给老师写信说:“老师!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
精准家访20年,他跑遍了鲁城每一个村子
1997年中专毕业时,闫良平恰好赶上县里教师招考,从鲁城中学毕业的他,最终选择了回母校当老师。
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年起,他就给自己定下一个规矩:到自己教的每一名学生家里家访,了解他们的成长环境,争取家长的最大支持,家校联合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鲁城镇有58个自然村,刚上班那会,闫良平在每学期开学前,都会利用暑假,骑着自行车,一个村一个村地转悠,提前摸清每一名学生的家庭情况。
记者见到闫良平时,发现他上楼下楼都有些吃力,但对这些困难,他摇摇头说“不碍事”。虽然行动不便,但这依然挡不住闫良平家访的脚步,“到学生家里后,我会先看看家里有没有专门学习的地方,如果没有,我就让家长现场布置。”为了确保家访效果,闫良平还会经常“杀个回马枪”,隔三岔五地再到学生家里检查。
十几年前的乡村道路坑洼不平,一次家访,归来时已经天黑了,当时又没有路灯,闫良平一不小心,自行车撞到大石头上,车胎爆了,人也摔倒了,胳膊和腿都划破了皮,脸也刮了花,他硬着头皮推着自行车回了家。第二天,他依然站在课堂上满怀激情地讲课。为了家访,闫良平不知道多少次扎破了自行车胎;为了家访,他不知饿了多少回肚子,走了多少回夜路。
从1997年到2017年,闫良平干了20年老师,也进行了20年的家访。自行车换成电动车,到如今他请同事开车带着家访,他对自己定下的规矩从未马虎过。这些年来,他的足迹早已踏遍了鲁城镇的58个自然村,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在他头脑中都清晰可见。
关爱贫困学子,他把房间腾出来当宿舍
闫良平所教过的学生都知道,饿了,可以到他家里吃饭;病了,他会带着到医院看;没钱了,可以找他借;父母在外打工,他的家就是学生的家。
鲁城中学还未搬迁时,学校为闫良平分配了一所小房子,在看到学生因家庭贫困连50元的住宿费都交不上时,他把院子里的偏房收拾出来,专门提供给贫困学子。
董文明刚上初中时,闫良平通过家访了解到他家境十分困难,孩子性格还有些孤僻。从上初一开始,闫良平就安排他在家里住宿,经常给他些牛奶、鸡蛋等补充营养,并多次给他谈理想、树志向。慢慢地,董文明打开了心结,性格开朗起来。在闫老师家住了3年,他对老师的恩情也是铭记在心,就读大学的他专门写了一封信表达谢意,“老师!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
赵传兰从小父母双亡,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上初中期间,闫良平帮她交上了所有学习费用。2016年,赵传兰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齐鲁大学,暑假期间闫良平还帮她找到勤工俭学的工作,挣到了4000元,“孩子高兴得不得了,临去上学那天晚上,带着礼物来看我,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既为孩子经受的苦难感到心疼,又为孩子的成功感到高兴。”
当天夜里,闫良平便与孟超老师一起去看望了赵传兰的爷爷和奶奶。临走时俩人还分别塞给赵传兰600元钱,给她添些衣物和学习用品,看到老师像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自己,赵传兰紧握着老师的手激动地哭出声来。
2009届毕业生王磊从小失去母亲,父亲在沈阳打工,家境十分贫寒。当严冬来临时,学生们早就穿上了棉衣,可王磊却没有棉衣可穿。闫良平看在眼里,疼在心中。回到家,闫良平找出自己的新棉衣给王磊穿上。当看到王磊穿在身上的棉衣十分合体时,闫良平心中充满了喜悦,而此时的王磊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眼眶中泛起了泪花。
20年间,闫良平先后资助过三十多名学生,并坚持着自己每年至少资助两名困难学生的目标,花费多少他早已记不清。每当看到班里的学生生病,考虑到学校离家比较远,再让父母来一趟非常麻烦,他总会习惯性地带着学生到附近的诊所里看病。久而久之,诊所里的医生们与闫良平都熟络了起来。
愧对妻儿,妻子出车祸也没陪在身边
在闫良平的教师生涯里,他把全部的心思都花在了学生和教学上,以致于忽略了身边最亲近的人。2002年6月5日,闫良平的儿子出生刚两天,就因窒息缺氧需要住院。此时恰逢中考前夕,为了不耽误学生上课,他只好忍住挂念,就在学校里坚守。“幸好是孩子没留下后遗症,聪明可爱,我的心里少了些内疚。”
2012年1月的一天,在保险公司上班的妻子宋纪芳刚走访完客户,从小巷里疾驰出来一辆汽车将她撞倒,鲜红的血水顺着头部流了下来。接到电话时,妻子已经被送往医院,一直到下课,闫良平才匆匆赶去。看到妻子已经没有大碍,身边又有孩子陪伴,为了在期末考试前再给学生多讲几道题,他又匆匆赶回了学校。等到第二天监考完,安排好学生放假,闫良平才回到病房,看到满头包满纱布的妻子和坐在床沿陪护的儿子,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
刚结婚那会儿,看到丈夫对学生比对家人都要上心,宋纪芳心里很不是滋味,两人也经常因琐事吵吵闹闹。直到儿子长大后一句话,宋纪芳才意识到吵架的严重性。
“妈妈,俺不如别人家的小孩幸福,因为爸爸妈妈总吵架。”从那以后,宋纪芳默默地承担起家庭的一切。在最近几年的家访中,只要有时间,她也会开着车陪着闫良平去家访,看到一个个孩子纯真的眼神和贫困的家庭环境,她对丈夫的理解又多了几分。
“孩子感冒发烧他都顾不上,就连买房子装修这些活都是俺们娘俩一起干的。”虽然言语里还有些抱怨,不过在宋纪芳心里,老师是一份圣神的职业,丈夫则很好地践行了“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职业准则。
刚刚调任鲁城中学校长的刘琰宁,也早就听说过闫良平的事迹,“闫老师的敬业精神让人钦佩,在我们心中,他就是‘最美教师’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