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1日第5版(摘自《中国教育报》2012年2月21日第5版)
让学校里每个人“真实成长”并不容易,姜怀顺围绕这一办学目标, 经过多年苦心思虑和摸爬滚打, 找到了自己的一条“路径”, 用几个 “关键词” 概括就是价值引领、 个性关怀、 理性自由。
姜怀顺:办学就是要让人真实成长
本报记者 徐启建
街道办事处学校的底子,教学骨干还几乎被附近的新建高中抽调殆尽,山东省临沂市二十中校长姜怀顺接手学校时,学校还真有些“山穷水尽”的局面。
但姜怀顺似乎从来就没有畏惧过“残局”, 他早在临沂市罗庄区册山镇中学当校长时, 就成功地在几年内把几乎要垮掉的学校办成了享誉一方的名校。
谈到 “秘诀”,姜怀顺说:“这道理其实很简单—— 办学如果能让学校里的每个人都获得真正的成长, 那么学校自然也能真实成长, 成为一方甚至全国名校那就是早晚的事了。”
道理很简单,但让学校里每个人“真实成长” 却并不容易,姜怀顺围绕这一办学目标, 经过多年苦心思虑和摸爬滚打,找到了自己的一条“路径”,用几个“关键词”概括就是价值引领、个性关怀、 理性自由。
临沂二十中现在已经是齐鲁名校,在全国也已名气渐大,就是因为学校的工作在这三个关键词统领下,让校园的每一个人在学习、工作中都得到了真实的成长和最好的发展。
价值引领:————————————
“有价值”才会让人主动成长
如果你觉得一件事有意义、有意思,那么你去做它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一点也不累, 即使累也累得心里高兴, 而且往往事倍功半。 而如果同样一件事,你觉得一点意思都没有,没什么用,那么你的感受可能会差极了,效率也会极低,往往事半功倍。
两种状态,差别在哪里?主要就是“价值感”。
所以,姜怀顺认为,在学校办学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价值观”问题,“价值观”解决了,很多问题也就简单了。
为了解决“价值观”问题,姜怀顺在学校开展了“有担当的新生活教育”。
担当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行为;担当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自觉。“有担当的新生活教育”强调责任践行的内容与方法,通过学生的主动选择、同学认可、伙伴互助、自我完善、民主评价落实学生的担当,让学生在学校、 家庭、社会生活中主动承担起应负的责任, 在责任的实现中发展自我,在发展自我中尽到责任,使责任走向“自主”,从而引导学生“在担当中生活,在做事中成长”。
姜怀顺说:“我们的‘担当’强调学生主动承担,是学生的自主建构,而不是让他们‘被压担子’。我们倡导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主动提出自己想要担当的责任,并需要经过班级、小组等组织的批准才可以正式担当这一责任,否则就要申请别的‘担当’。”
一名学生在他的关于 “责任” 的感言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以前觉得许多事情不用自己操心,所以做得少,想得也少。 可学校开展担当教育后, 这才知道自己拥有的各种角色和责任。 做儿子, 要孝顺父母、 回报父母、 帮助父母, 哪怕就是做一点家务活;做学生,有责任好好学习……”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前提是不让一个教师掉队。学生的真正课本是教师。”姜怀顺认为,教育的特性决定了教师工作从一开始就应有特殊的要求,教师专业成长更需要价值的引领,我们要让教师抬头 “仰望星空”,看到一个优秀的教师到底有哪些特征和素质,看到自己作为教师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成长路径。
姜怀顺认为,每一位青年教师在其任教的前三年到五年,是其专业成长的重大战略发展期。职业进程中的任何压抑、 扭曲和引领、 助推,都会对他的职业信念、专业精神和教学思想产生不同的重大影响。 如果遇到一个非常好的领导,或者有一个好的团队,遇到一个好的师傅,或者有一个好的氛围,这个老师就能得到正强化。反之,这个老师就可能向负面强化。
姜怀顺说, 教师专业发展内含这样一条主线,“确立教育理念—建构学科思想—培养学生习惯—制定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流程—形成方法技巧”。 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优亟淌挂?“十二种意识”, 即每天用不同方式鼓励和亲近几个学生的意识,课堂存在的意义就是将学习兴趣、方法、责任引向课堂之外的意识, 课堂就是 “教化场”、 “试验场”、“生活场”和生命“发展场” 的意识,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生活道德习惯、学习习惯以解决人的一般发展问题等意识。“就是这十二种意识,为每位教师奠定下个人教学哲学大厦的根基。”
教师还要学会激活所有学科的育人价值,在姜怀顺看来,语文学科的以情促智,数学学科的以智怡情、 理化学科的因趣生情, 等等, 都应弥漫于课堂全部,渗透于教育的全程,促进着学生主动乐学氛围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个性关怀:————————————————————
“有个性”才是真正自我成长
未来世纪是个性创造的世纪。教育要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具有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创新人才,如果学生的个性不能得到充分张扬,其创造潜能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一目标最终是会落空的。而姜怀顺认为,没有教师的个性优质发展,就没有学生的个性优质发展。
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是客观的。教师真正的职业幸福是在校长的个性关怀下实现的,是教师在追求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中,是在从事教学的积极创造和科研中被唤醒出来的。
在姜怀顺看来,校长的个性关怀包括个性的专业关怀、个性的精神关怀和个性的生活关怀。其中专业的关怀,对于任何一位视教育为事业的人来说,是最为重要的。
“对教师的个性关怀,不仅要满足教师在物质层面的合理需求, 关注教师因性格、性别、 年龄、 民族、 智能结构、学科属性等方面的差异而客观存在的实际需要, 更要满足教师诸如被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等精神层面的实际需要。”
刘建宇,就是一位因受个性关怀而逐步成长起来的一位名师。 这位山东省第一届年度教育创新人物,数学教学界传奇式人物,在他从刚起步任教到整个的专业生涯中,时时处处浸透着校长姜怀顺的个性呵护。
据介绍,刘建宇老师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就是这位被同事们认为过于“清高”的人,却被姜怀顺看好;他那看似零乱、有些“混乱” 的不被看好的数学课堂,却得到姜怀顺的青睐,还被赋予了“形散而神不散”的赞誉。 就这样,刘建宇老师在姜怀顺的鼓励、 赏识、 呵护、 褒奖中,一步步地成长起来,成熟起来,并迅速成为学科带头人、 教学骨干,以其突出的创新成果,被评为山东省十大教育创新人物,并被提拔为副校长,成为青年教师成长学习的榜样。
姜怀顺认为,现行体制给了教师太多的束缚,很多颇有才华的教师被捆住了手脚。我们天天都在喊解放学生,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却很少关注教师。实际上,教师更需要解放,更应该给教师的教学改革以机会和自主发展的空间。
在对教师的个性关怀方面,姜怀顺特别关注青年教师这一群体的成长,注意把表现的机会更多地给予他们,彰显他们的成果,鼓励他们的进步。
2009年9月开学, 学校新来了一位青年语文老师叫王丽花, 她决定搞一个“引领学生读写莎士比亚戏剧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的实验。当姜怀顺校长得知她这一“教学决策”后,专门派专家为她听课、 调研、论证,让她尽快研究出成果来。不到一年的时间,实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平凡的课堂因她 “回归阅读与写作本真”的改革而精彩,王丽花老师被授予学校2011年“奠基希望” 年度人物奖。
“一个出色的教师,是他的个性在某种意义上被张扬到了极致。” 姜怀顺说,“如果对教师进行简单机械的管理,只能导致教师工作的简单重复,泯灭教师的生命激情。”
理性自由:————————————————
管理就是创造理性自由空间
没有任何一种职业能与教育相比,更利于创造,也更需要创造。
民主和自由是产生创造的最好条件。“这里的自由是理性的自由。 只有理性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是在活机制下产生的开放的环境、 心境。” 姜怀顺认为,没有机制的教育产生 “一盘散沙” 的师生, 缺乏激励的学校孕育不出 “进取” 的集体。但规定太多、 太死, 必定会造成组织的僵化、死板、低效和肤浅,扼杀教师的创造性。
在姜怀顺看来,制度、机制的创建是理性自由的保障。当旧的制度、机制成为阻扼创新主体创造性发挥的时候,只有通过制度的改造和创新来解决管理中的问题,才更加明智、可行。
姜怀顺深明“理性自由”管理理念的科学性和重要性,2008年一年的时间,他带领团队致力于 “管理机制活化” 研究与创新,创建完善了“问题破解招标制、重大项目攻关制、亮点展示制、全程负责制” 等机制,每位师生都成了学校变革的主体力量。
“凡是关系学生全面个性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教育创新的疑难问题,都由学校征集、筛选、归纳并公开发布,由学校各级管理组织、教师个人及教师团队、学生及学生团队等组成‘问题解决项目部’进行招标,按照合约方式研究解决。由教师或项目部递交整理好的问题,经学校认定签约后研究解决。合约规定了‘问题名称、难度系数、任务目标、评价方式、解决时限、研究经费’等内容,为‘问题解决项目部’破解各项难题提供了方向、质量标准和时限等。”姜怀顺介绍说。
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以及其他工作中,往往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这些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需要协调不同部门共同努力才能解决。“重大项目攻关制” 由学校相应领导牵头成立攻关组织, 拟定计划,开展深入、系统的创新研究,通过寻求解决策略,探求解决途径,力图最终取得实质性突破,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任何一位管理者、教师、学生在工作学习过程中,都会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亮点展示制”就是为这些人展示独到之处提供的平台。 展示由个人或组织在规定的时间内以书面方式申报,说明亮点的名称、 展示的时间、展示需要的物质条件。由学校相关组织通过分析书面申请决定是否展示,在哪个范围内展示,展示时有关人员到场认定等次,集中进行奖励。
学校还有五个特殊的组织,它们是:以班主任为项目负责人的班级发展项目部、 以学科 (备课) 组长为负责人的学科发展项目部、 以年级主任为负责人的年级发展项目部、以教务处为主的校本课程开发项目部、以政教处为主的学生道德习惯培养项目部。这些按照相应任务组建起来的‘全程负责项目部”,实行项目管理、合约管理。比如,“班级发展项目部以班主任为总负责人,大到班级发展目标的制定,小到每一天的各科作业量的审核,都由班主任统筹负责,有效避免了各任课教师相互强调自己任教科目重要性,‘各自为战、相互扯皮’现象的发生。”
创新越来越崇尚协作,单打独斗是无法完成任何一项复杂创新任务的。学校“协同创新机制”规定,学校各部门、各单位都立足本职岗位制定管理创新方案, 经学校批准后组织实施,只要在实践中有成效,工作中有创新,经一定的认定程序确认效果明显就会受到表彰奖励。
学校还有 “金点子奖”、“精品项目评选与发表制”等等,每一项机制都力图让人人都有展示才艺的舞台,人人都有成功冒尖的机会。正是这些机制让二十中的校园真正成了师生的“自由创新场”, 成了师生共同成长、 共同创造的乐园和精神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