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扎根乡村十五载硕果累累满枝头
一名普通的乡村小学教师,15年来坚守农村教学岗位第一线,在教学设备极其简陋的山村学校,他用辛勤汗水创办出一个临沂市科普规范化青少年科技辅导站和一个教育界远近闻名的美术兴趣班;15年来,他免费让农村孩子像城里孩子一样,接受正规的艺术教育和科普教育。他就是赵静,郯城县泉源中心小学教师,临沂市优秀教师、临沂市教学新秀、山东省优秀科技教师、临沂市振兴沂蒙劳动奖章、沂蒙大众科普奖获得者、郯城县十大杰出青年、郯城县十佳教学能手、临沂市十大杰出科技教师。
艺海扬帆领风骚
1998年通过县招考选岗,赵静到偏远的农村做了一名小学教师。1999年,在学校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他毅然在自己的单身宿舍里成立了泉源乡中心小学历史上第一个美术兴趣小组。为了解决缺少教学经费及设备这一难题,赵静8个月的工资没往家里拿过;为了省钱,他往返废品收购点数十趟,寻找好看的瓶瓶罐罐,给学生当静物;教师节刚发下的被单,他一剪刀豁开,给学生用作静物衬布;无论稿费多少,他都一分不留捐给美术班,用来购置教学设备。如今的泉源乡美术教学班已是设备齐全。15年来,他先后辅导150余名学生在全国、省、市各级少儿美术大赛中摘金夺银;辅导80名学生在《中国教育报》、《美术报》、《语文报》等全国知名教育报刊上发表学生美术作品150余幅。《临沂日报》、《沂蒙晚报》、《少年天地》、《小学生作文》等新闻媒体均有详细报道。
科技教育显身手
2001年,临沂市乡镇农村小学第一家青少年科技辅导站成立,赵静及同仁致力于全乡3200余名小学生接受正规的科普教育:请专家、作报告,办培训、搞活动,抓现场、促学习,做宣传、树形象,青少年科普工作做得热火朝天。如今的泉源小学青少年科技辅导站声名鹊起,在我省各大报刊媒体均有泉源小学科技辅导站师生的作品发表。赵静辅导学生在《山东教育》、《美术报》、《当代小学生》、《大众日报》、《临沂日报》、《小学生作文》等报纸杂志发表小论文、科幻画、科技小报告等80余篇(幅),共辅导160余名学生在省、市、县青少年科技活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其中省级30项、市级奖励100余人次。
2006年,赵静创办的青少年科技辅导站成功晋级临沂市科普示范化学校,这是我市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乡镇学校。2007年,赵静作为我市唯一一名农村小学教师,参加了由市政府、市科协、市教育局、市人事局联合表彰的全市第三届科普大众奖颁奖。会后,赵静将政府津贴奖金3000元悄悄地全部用在购买科技制作模型及零配件上。
2010年,赵静在原有美术班、科技辅导站的基础上组建乡村少年宫,积极开展“爱我家乡,建我郯城”青少年素质教育活动。科技艺术活动室免费为广大学生服务,周一至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课外活动准时开课,风雨无阻。
硕果累累满枝头
工作之余,赵静坚持创作,先后在《美术报》、《人民教育》、《中国教工》、《语文报》、《山东教育》、《现代教育导报》等教育期刊发表美术作品150余幅。先后荣获临沂市首届文博会青少年书画大赛特等奖、山东省群星奖、临沂市书圣文化节青少年书画大赛三等奖、临沂市青年美术书法大赛二等奖、临沂市青年美协全市青少年书画大赛一等奖、市青少年书画大赛特等奖、临沂市首届反腐倡廉公益广告大赛二等奖。
2007年,赵静被市政府授予全市最高科普奖———沂蒙大众科普奖。同时,被破格颁发振兴临沂劳动奖章,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
展望未来,赵静干劲十足:“‘赋予吾裙,吾必自舞’,我一定要将农村孩子的艺术、科普这份工作做好,对得起山村的这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