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时空>>正文

《鲁南商报》“最美乡村教师”系列报道(五)

发布日期:2013年08月02日  浏览次数:

让乡村孩子走进“艺科殿堂”

一个普通的乡村小学教师,15年来坚守农村教学岗位第一线,在教学设备极其简陋的山村学校,他竟用辛勤汗水创办出一个临沂市科普规范化青少年科技辅导站和一个美术兴趣班。15年来,他免费让数以百计的农民孩子像城里孩子一样,接受正规的艺术教育和科普教育。他就是郯城县泉源中心小学教师赵静。

十五年磨一剑,一心一意普及科技艺术

1998年通过县招考选岗,赵静背井离乡到农村做了一名小学教师。

1999年,在学校一无设备、二无资金一穷二白的情况下,赵静毅然在自己的单身宿舍里成立了泉源乡中心小学历史上第一个美术兴趣小组。为了解决缺少教学经费及设备这一难题,他八个月的工资没往家里拿过;为了省钱,他往返破烂点数十趟,寻找好看的瓶瓶罐罐,给学生当静物;教师节刚发下的被单,他一剪刀豁开,给学生用作静物衬布;无论稿费多少,他都一分不留捐给美术班,用来购置教学设备。

2001年,赵静又创办了临沂市乡镇农村小学第一家青少年科技辅导站。辅导站成立以来,赵静就和同事们致力于全乡3200余名小学生接受正规的科普教育,四处忙着请专家、作报告、办培训、搞活动。

直到2010年,赵静又在科技辅导站的基础上组建了乡村少年宫,积极开展“爱我家乡,建我郯城”青少年素质教育活动。艺术活动室则是实实在在地免费为广大学生服务,周一至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课外活动准时开课,风雨无阻。四年的无悔抉择,四年的不懈努力,迎来的是百姓的口碑、领导的认可和农村学生的满意。

苦心终得回报,师生协力艺术成果诸多

15年来,赵静先后辅导了150余名学生在全国、省市各级少儿美术大赛中摘金夺银;他辅导的学生在《中国教育报》、《美术报》、《语文报》等全国知名教育报刊上发表学生美术作品150余幅。

与此同时,赵静辅导的160余名学生也在省市县青少年科技活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其中省级30项、市级奖励100余人次。2006年赵静创办的青少年科技辅导站成功晋级临沂市科普示范化学校,这是全市惟一一家乡镇学校获此殊荣。

工作之余,赵静也坚持创作,先后在《美术报》、《人民教育》、《中国教工》、《语文报》、《山东教育》、《现代教育导报》等教育期刊发表美术作品150余幅。入选《临沂市反腐倡廉书画作品集》和《临沂市青年书法美术大赛获奖作品集》。先后荣获临沂市首届文博会青少年书画大赛特等奖、山东省群星奖、临沂市书圣文化节青少年书画大赛三等奖、临沂市青年美术书法大赛二等奖、临沂市青年美协全市青少年书画大赛一等奖、临沂市青少年书画大赛特等奖、临沂市首届反腐倡廉公益广告大赛二等奖。

上一条:《临沂日报》“最美乡村教师”系列报道(六) 下一条:《临沂日报》“最美乡村教师”系列报道(五)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