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洪:大山里的守望者
在平邑县铜石镇昊原希望小学,有这样一位老师,小学生们都亲切地喊他“锅炉爷爷”,他就是学校的李继洪老师。
昊原希望小学坐落在沂蒙山脚下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学校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建设陈旧,教师老龄化,每年分配来的年轻老师都不能长期在此任教,他们想方设法很快就调走了,留下来的都是年龄大的教师。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学生200余人,由于许多学生家长外出打工,每班都有许多留守儿童。
守望宁静 期盼梦圆
李继洪老师于1975年参教,从教38年来,做了23年的民办教师。从当初每月只能领到5元的补贴,直到后来的200元,日子过得非常清贫,但他始终坚守着“庄稼误了是一季,孩子误了是一生”的信念去教学,被很多人看做“傻子”。直到 1998年,李老师参加了民办教师转公办教师的考试被录用,才结束了民办教师的待遇。
1997年,李老师带的是小学毕业班,学生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当时正值麦收季节,李老师的老伴割了一地的麦子,等他下午放学后回家去收。为了不耽误孩子们上课,李老师没有回家,结果割下来的麦子在地里放了两天,因下大雨,损失严重。毕业考试时,李老师所带班级的成绩名列全乡第一。
爱生如子 无私奉献
前几年,学校老师少,没有人烧锅炉,学生们连口热水都喝不上,李老师就主动承担起了烧锅炉的任务。每天早晨,李老师提前到学校,早早地把水烧开,然后再去上课。学生们都亲切地喊他“锅炉爷爷”,李老师听到后,总是面带微笑,爽快地答应。
李老师曾经帮助关爱过很多学生。2005年他接手了一个四年级班,那是由两个班合在一起的班级,班里有一个叫张莉的女生,是一名留守儿童,家在东山村,只有奶奶在家。有一次上课时,张莉脸色发黄,满头是汗,看到这一幕,李老师安排好学生上课,背起她就向卫生所跑去,等到医生给她打上针,他才放下心来。学生家长对他十分感激,李老师总是说:“我只是做了一名人民教师该做的事情。”
心灵呵护 倾吐芬芳
参教以来,李老师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工作实践中,李老师总是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努力提升业务水平,和学生建立起团结、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李老师做班主任工作已长达35年之久,所教的班级大都被评为先进班集体,毕业升学时都能取得好的成绩。1997年,李老师被评为“县级骨干教师”,并多次荣获“乡镇优秀教师”、“优秀少先中队辅导员”等荣誉称号。
优等生对一个班级的带动作用是无法估计的。优等生在自身的学习和品格上对所有学生都能起到一个榜样作用,而且优等生一旦通过老师的培养,成为班上的领头雁后,会带领、组织全班学生积极学习,且学生之间的交流远比老师和学生的交流要简便得多。所以,在一个班上必须要培养几名优等生,才能带动全班学习成绩的提升。
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优等生和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分组,实行“一帮一”或“一帮多”,让每一个优等生在自己学好的前提下,帮助一名或多名学习困难的学生,保证每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不掉队,让他们每天都能有点滴的进步。经过学生们的共同努力,李老师所带班级的成绩在期末考试时有了很大的进步。
这些年来,李老师一心扑在教学上,扑在班级上,所带班级的各项工作都走在前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每当有人夸他时,李老师总是说:“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工作中还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今后我将继续努力,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加出色,一直坚持到教师生涯之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