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志一腔热诚献教育
当年,高中毕业的他,做过瓦工、木工……最终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几十年来,他以从教谋生,以苦为乐,“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是他从教的目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他自律的信条,他是临沭县玉山镇河湾村的李秀志……
育得桃李满天下
27日上午,记者专程驱车来到临沭县玉山镇河湾村李秀志的家中对其进行了采访。
谈起自己的教学生涯,李秀志表示,1985年经村委和镇教育组考试选拔,他正式成为一名民办教师,从教28年来,他深深知道,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名副其实。为了不断适应教育教学的发展,他参加过函授学习、自学考试,学历由原来的高中,到后来的中师、大专学历,共脱产进修达十余年。如今他可谓桃李满天下,有的学生留学海外,有的在政府担任要职,这些学生都没有忘记教导过自己的李老师,和他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一直站在教育工作前沿的李秀志,先后担任玉山镇北圩子小学、玉山镇黄峪完小校长。尤其是2006年调到现在的玉山镇玉山完小,多年的教学一线工作和学校管理经验,更是让他成为了教育教学方面的行家能手。
他工作的第二年该校就被评为“县级教学工作和学校管理工作先进单位”,他也获得了“县级教学工作和学校管理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08年他还获得市级教学成绩奖;2010年玉山完小更是被评为“市级教学先进单位”,这些荣誉都与他以校为家、以工作为己任的工作作风密不可分。
与人交心得拥护
“我这人有个习惯,就是不论到哪所学校去工作都习惯与人交心,通过了解别人内心的真实想法,第一时间调整自己的工作重心。”李秀志笑着告诉记者,“每位老师的家庭情况和有哪些困难,我可以说都了如指掌。”李秀志表示,当校长的就是要消除老师们的后顾之忧。
就在记者采访时,与李秀志同村且目前在他学校就读的3名二年级学生找到李秀志,希望他能帮助辅导一下功课,李秀志爽快地答应了。谈论起自己的校长,这些孩子们直言,李校长对学生关爱有加,每天都要检查学生的到校情况,一旦发现有未到校者,就立即打电话去家中询问原因,打不通电话就亲自登门查访。尤其到了夏天,他经常会舍弃午休,督查学生的午休情况,确保学生有精神头儿投入到学习中去。
由于在学校中,李秀志注重“培优扶差”的工作,所以他深得一些“差生”的喜爱。除此之外,他要求教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对于后进生,要给予特殊的辅导和照顾,在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表扬。他还向教师们力推学生开展小组学习活动,选拔优秀的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一起进步。
一腔热诚献教育
因为李秀志长期以校为家,一心扑在工作上,家务活及家里的农活都落在了妻子一个人身上,长期操劳让他妻子积劳成疾,2010年11月更是因病不得不住院实施手术治疗。
回忆起当时的住院情景,李秀志的妻子赵康芳至今还有点儿愤愤不平,“换做别人,媳妇要是做手术住院了,不都希望养好伤才让出院的吗?但俺家那口子却催着俺出院。”赵康芳告诉记者,在她刚刚住院8天后,丈夫李秀志就因天天惦记学校的工作而寝食难安,没等到她完全康复就给她办理了出院手续,让其回家静养。“前脚把我刚送回家中,后脚就回到学校工作去了。”
坐在一旁的李秀志回忆起这段往事也是感慨不已,对妻子又心疼,又愧疚。
多年来,无论是在学校管理还是教学教研方面,李秀志都位居榜首,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普遍赞誉。28年的教育生涯,李秀志始终坚守着一腔热诚一腔爱,眷恋着山区的孩子们,他庆幸自己选择了“教书育人”这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他将继续无怨无悔地耕耘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