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尽38年青春为山里娃插上梦想翅膀
“我教出的学生有北大博士后、北京理工大研究生、中科院本科生等,他们假期回家还回来学校玩呢……”说这话时,58岁的李继洪目光如炬,骄傲万千。在大山深处的平邑县铜石镇昊原希望小学,有这样一位老师,小学生们都亲切地喊他“锅炉爷爷”,他就是学校的李继洪老师。
1975年参教,从教38年,做了23年的民办教师,从当初每月只能领到5元的补贴,到1980年以后7.5元、10.5元、15.5元、47元……到后来的200元。大山深处,38年青春,李继洪从没考虑过值或不值的问题,他说,“老师是个良心活,咱得将心比心,对山里娃尤应如此”。
雪封山路,老师带着铁锨边铲边扫
“路不好找,我到路口等你们。”19日,记者见到李继洪时,他早已骑着摩托车等在岔路口。因为记者的到来,他推迟了去医院看腿疾的时间。
昊原希望小学坐落在沂蒙山脚下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学校交通不便,全是山路。昊原希望小学学生来自周围13个自然村,学生上学几乎要翻山越岭。那些年,李继洪老师会与其他老师一起举着小旗,吹着哨子,步行护送孩子放学,从1997年开始,直到2010年修好校后的那条路。每逢冬天下雪,夏天下雨,孩子走山路回家都是让老师担惊受怕的时候。“下大雪,李继洪会和大家一起拿着铁锨在队伍前面为孩子开路,走过一个村放下一部分学生,直到送完最后一个学生。”回忆起那段历史,李继洪仍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把家长感动坏了。”因为多年走山路,李继洪也落下了腿疾。
爱生如子,在李继洪身上得到很好诠释。他班上有个姓李的学生,原本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后来因为身体虚弱,时常生病,成绩急剧下滑,家里人决定让孩子辍学。得知这个情况后,李继洪主动承担起接送孩子的任务,除了在学校给孩子一些帮助外,还每天送几公里外的学生回家。对于学生的感激,李继洪平淡地说,只要对孩子好,一切都是值得的。
昊原希望小学教师老龄化,平均年龄52岁以上。由于学校条件很差,每年分配来的新老师都很难长期在此任教,他们很快就调走了,留下来的都是附近几个村的老教师。由于许多学生家长外出打工,所以每班都有许多留守儿童。“教师干的是良心活,对于大山里的农村娃来说,更是如此。”李继洪说。
2005年他接手了一个四年级,那是由两个班合在一起的班级,学生较多,有78人,当时他还没有真正熟悉这个班级的全部学生。有一名叫张莉的女生,是一名留守儿童,家是东山村,家里只有奶奶在家。有一次上课时,只见她脸色发黄,满头是汗。看到这一幕,李继洪安排好学生上课,背起她就向卫生所跑去。等到医生给她打上针,才放下心来。直到现在学生还给他买酒喝。
为让孩子喝热水,他主动当起了“锅炉爷爷”
前几年,学校老师少,没有人烧锅炉,学生们连口热水都喝不上。李继洪就主动承担起了烧锅炉的任务。每天早晨,李继洪提前到学校,早早地把水烧开,然后再去上课。所以学生们都亲切地喊他“锅炉爷爷”,李继洪听到后,总是面带微笑,爽快地答应。
“您一心扑在教育上,是不是疏忽了家人?”记者的问题一下子让李继洪红了眼眶。1997年,李老师带的是小学毕业班,学生的学习任务重,时间紧,为认真指导学生复习,考上好的中学。正值麦收季节,李老师的老伴割了一地的麦子,等他下午放学后回家去收。然而为了不耽误孩子们上课,李老师没有回家。结果割下来的麦子在地里放了两天,因天气下大雨,损失严重。毕业考试时,李老师所带班级的成绩名列全乡第一。大女儿1999年考上了费县师专,得需要4500多元的学费,虽然“农转非”,但当时手里没有那么多的钱,东拼西凑才备足了女儿的学费。做为一个父亲,连女儿上学的学费都得到处借钱,为此李老师心酸不已。
为了不耽误学生的一节课,他连女儿出嫁的事也没有亲自过问,让老伴一人操办。“大家若是知道了我闺女出嫁的事情,一定会去帮忙,要是大家都去,肯定耽误孩子上课。”谈及当初的想法,李继洪说,当时就想这么简单。他虽然心里有点愧疚,但女儿从未埋怨过他。李继洪说,虽然日子一直过的很清贫,但家人们非常支持他的工作,他们把他的工作看得十分神圣,从未因家务劳动让李老师耽误过学生的一节课。
38年青春,用心坚守着三尺讲台
李继洪于1975年参教,从教38年,做了23年的民办教师。当初每月只能领到5元的补贴。到1980年以后7.5元、10.5元、15.5元、47元,直到后来的200元。全家人全靠种地,由地里的一点收入来维持生活,日子过得非常清贫。但他始终坚守着“庄稼误了是一季,孩子误了是一生”的信念去教学,很多人看做是“傻子”。直到1998年,李老师参加了民办教师转公办教师的考试被录用,才结束了民办教师的待遇。
从教30多年,李继洪有着自己的经验和秘诀,比如班主任要做学生的表率,身教胜于言教,“无声胜有声”。李继洪每天早晨要比学生早到校,先到教室里看一下地扫好了没有,桌椅摆整齐了没有,再到卫生区看一看。有一次,一个值日小组扫地不干净,李继洪就拿起笤帚把地扫干净,把垃圾倒在垃圾桶里。同学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以后的卫生就不用再强调了。“举手之劳代替了指手划脚,效果极佳。”李继洪笑着说。
眼见着就要退休,您怎么规划今后几年的教学生涯?面对记者的问题,李继洪笑着说,“我还想在一线干,不想去扫大门,一天见不到学生心里都难受。”干一行爱一行,李继洪说,他满脑子想的都是把教育干好,力求一辈子做到对教师这个职业无悔,对学生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