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时空>>正文

《沂蒙晚报》第五届“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系列报道(五)

发布日期:2015年07月30日  浏览次数:

乡村教师马召芝:右脚骨折单膝跪椅上课

本报记者 张庆举

作为一名老师,32年来她对学生好过自己的孩子,从不轻易耽误学生一节课。右脚骨折,她选择跪在椅子上上课。很多学生,都想认她为妈妈。

作为一位母亲,孩子刚刚满月她就“狠心”抛下,回到了讲台。面对自己的孩子,她深感愧疚,因为一句“退休的时候妈妈就能天天抱着你了”,孩子的童年一直在盼着妈妈能够早日退休。她就是费县梁邱镇孟家庄小学的一名普通乡村教师———马召芝。

右脚骨折的马召芝,坚持每天跪在椅子上讲课。

学生寄送遗书“你要是我的妈妈该有多好”

1983年,19岁的马召芝中师毕业,成了村里的一名代课教师。6年后,马召芝不顾家庭的阻拦,与大山深处的一名教师结婚,结婚的前一天,她还在学校上课。校长劝其跟孩子们告别,舍不得学生的马召芝仍然坚持上完了最后一节课。第二天,马召芝的婚车路过学校门口,当她情不自禁地把目光投向校园时,远远地发现她的学生们整整齐齐排成两队向她招手。马召芝哭成了泪人,她让司机停车去和孩子们告别,但送亲的人说什么也不肯,马召芝嚎啕大哭,泪水模糊了双眼。

婚后,马召芝在丈夫所在的村小里做了一名教师。不久后的一个星期天,马召芝和丈夫从地里干完活回家,惊讶地发现6名她教过的学生疲惫不堪地坐在她家门口。烈日炎炎,二十多里的山路,中间还要趟过几条河,6个孩子徒步找到了马召芝家。马召芝让丈夫去挑水,准备给他们洗个澡,其中一个孩子对马召芝说:“老师,俺不想洗澡,俺想吃饭,我们没吃早饭就来了,路太远啦,都饿了。”马召芝眼含着泪一边给他们做饭,一边听着他们争先恐后向她诉说学校里的种种趣事。因为路途遥远,马召芝让丈夫骑车返回告诉孩子们的家长,让孩子在他们家住一晚。马召芝家里一贫如洗,只好把6个孩子放在仅有的一张床上,晚上,夫妻二人各持一把扇子,为孩子们扇了一夜风。

多年的教学生涯,马召芝跟学生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马召芝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家庭条件不好的同学,马召芝常年带孩子到自己家里吃午饭。哪个孩子衣服破了,马召芝就把自己的衣服送给孩子。

据马召芝回忆,三年前,她送走的一位叫李娜的毕业生,品学兼优,家里为了生男孩,母亲想把她送人,是外婆把她养大。初二时,经不住网络的诱惑,李娜成绩直线下降,班主任通知了家长,因母亲教育不当,服毒身亡。三天后,马召芝接到李娜通过邮局寄给她的遗书:“老师,除了姥姥疼我,只有你最理解我,你要是我的妈妈该有多好……”每当提起此事,马召芝都是悔恨不已,要是自己早三天收到这封信,她一定可以拯救这朵不该凋谢的花朵。她发誓,如果可以,她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学生。

刚出月子便回到讲台可怜儿子想要吃“面积”

1990年暑假对马召芝来说并不寻常,这年暑假,马召芝的儿子出生了。孩子满月后,学校也正好开学。想到整个学校只有四名老师,而自己和爱人就占了一半名额。尽管学校允许休产假,但考虑到学校里的孩子,夫妻俩一致决定,开学就回学校上课,不请假。

尽管如此,但孩子的照看问题却成了一大难题。因为公婆去世得早,家里根本无人照看满月的儿子。思前想后,马召芝毅然决定带着刚满月的孩子去学校。在学校里,马召芝把床单挂在墙壁上,给儿子当床。下课的时候就把孩子放到办公桌上。但‘好景’不长,领导担心影响不好,不同意马召芝带孩子上课。那孩子怎么办?娘家太远,送到娘家根本就不现实。无奈,马召芝只能将孩子送给了丈夫的80多岁的大伯照看。大伯早年丧妻,孤身一人,也没有养孩子的经验。马召芝虽然放心不下但没有其他选择。早上把孩子送到大伯家,放学后再接过来。

两岁的时候,儿子瘦得还不到20斤,他非常乖巧听话。马召芝对儿子说,只要不闹,上课坐在大哥哥的位子上,她就天天带着孩子上课。儿子满口答应。一天,马召芝在给学生讲“面积”一课时,儿子从位子上走向讲台,又哭又闹,抱着妈妈的腿非走不可。因为儿子不听话扰乱了课堂,马召芝气极了,给了儿子两个耳光。不见效果后马召芝最后把儿子抱到了教室门外,然后插上教室的门。下课铃响了,马召芝打开门,抱起满脸灰尘,分不清是泪还是鼻涕趴在地上熟睡的儿子,心如刀绞。也许是感觉到妈妈的靠近,熟睡中的儿子喃喃道“妈妈,我想吃‘面积’”。原来,不懂事的儿子可能认为“面积”是好吃的。马召芝恍然大悟,那一天他们都没吃上早饭。

右脚受伤老人上山采药

2014年10月14日早晨,马召芝爬上房顶收衣服,谁知不慎从梯子上滑了下来,右脚踝骨骨折住院了。一周后,马召芝不顾医院的反对,从医院回到家。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但躺了三天后的马召芝担心孩子们落下课程,非得让丈夫送她去给孩子们上课。就这样,丈夫骑摩托车把她送到学校,又把她背到2楼办公室。

三年级的孩子正是淘气的时候,以往进教室孩子们半天才安静下来。可当孩子看到受伤的老师,孩子们都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一把椅子、一个凳子摆放在黑板前。讲课前,她坚持把椅子挪到身体右侧,用右腿跪、左腿站的方式授课。尽管学生们给马召芝准备了板凳,受伤的几个月里,马召芝一直站着给孩子们讲课。久而久之,孩子们亲切地称呼她为“椅子老师”。

马召芝回忆说,一个叫郭彦新的小姑娘放学后告诉奶奶她的事情后,60多岁的老人专门跑到山上去给她找“接骨草”熬药喝。“老人家采到药后还专门送到我家,大冷天的,60多岁的老人爬到山上去给我挖草药,我被感动得一塌糊涂。”

采访中,孟家庄小学校长夏建苍还向记者讲述了一个马老师生气的故事。马召芝的丈夫李东广在妻子骨折后每天都要起个大早骑着摩托车把她送到学校,然后再把她背到教室里。因为学校迎接县里的安全评估,李东广一早跑到学校准备,忙完之后赶回家接马召芝。可是有一次回家已经8点5分,离上课时间还有5分钟。耽误了第一节课几分钟。夏建苍说,马老师从来都是个好脾气,因为那次耽误上课,马老师难得一见地生气了。

上一条:《沂蒙晚报》第五届“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系列报道(七) 下一条:《沂蒙晚报》报道罗庄区六旬教师办义学回报社会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