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时空>>正文

《沂蒙晚报》第六届寻找“最美教师”系列报道(二)

发布日期:2016年08月08日  浏览次数:

教学15年,只请过一次假

工作15年,他从未因私事旷过一次课。 15年工作生涯,只请过一次假。在他的工作日程中,没有节日,没有假期。双休日把学生大批作业背回家去批改,把每一个孩子教育好,是他最大的一个心愿。

15年来,他用耐心与毅力,赢得了学校和学生的肯定。学校的事情,只要能做到的,他都乐意去做。他就是临沂二中的一名生物教师——— 徐毅。

家人生病需陪护,班主任“挑子”不能撂

2001年,徐毅踏上三尺讲台,自那时起,他就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为教育献身的轨迹上。2006年,徐毅当上了班主任,面对全新的环境,他克服了一个个难题。“在当班主任之前我把教育专家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研读了不下7遍,这为我当好一个班主任奠定了基础,很多工作上的问题,我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徐毅说。

2009年,是徐毅当班主任以来经历的第一个高三班。这一年春天,徐毅的父亲因脑血栓住院,岳父生病去世,爷爷因病去世。三位亲人生病期间,徐毅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坚持去医院陪护,这样紧张的日子让徐毅感到分身乏术。

徐毅坦言,由于怕耽误学生的学习,徐毅曾想过辞去班主任一职。可是,面对领导的重托,他下定决心,即使再忙再累,也绝不能因为私事耽误学生的学业。就这样,徐毅化悲痛为力量,把更多的注意力到放到了孩子们身上。

正是由于徐毅这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爱戴。“很多次,当学生们听到我用嘶哑的声音给他们上课,下课后就会把润喉药夹到我的书里。”徐毅说,这份感动一次次激励着他更加热爱自己的事业。

亦师亦友关爱学生,解决问题自有一套

“要让学生成材,就必须关心爱护他们。”徐毅说,一直以来,他都把“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晓之以理,持之以恒”作为关心学生的座右铭。

在徐毅的班里,有一名女同学曾经非常活泼,可到了高二,这名女同学变得孤僻起来,对学习也没多大兴趣。经过徐毅的观察了解,才发现班里的一位男同学在追求她,影响了她的学习和生活。得知情况之后,徐毅选择了一种委婉的处理方式,他相信通过沟通交流和教育,学生将会有良好的自制力。随后,徐毅找到这两位同学,和他们深谈了一次,从而坚定了这位女同学学习的信心。值得高兴的是,最后这位女同学如愿考上了一所“985”院校,并且取得了班级第一名、学校第三名的好成绩。

徐毅班里的一名班长,高二时请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假,回来后非常颓废,了解后得知,他的父亲因为钢炉爆炸受重伤去世,此后,徐毅经常把他带到家里吃饭,聊天疏导,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这位同学在2015年顺利考上了本科。上大学前,学生拉着徐毅的手说:“谢谢您,老师!要不是您像父亲一样爱护我,鼓励我,就没有我的今天!”徐毅告诉记者,听着学生的话,他内心满满的都是欣慰和幸福,“作为一名老师,最大的收获不是得到学生的感谢,而是看到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

暑假就是培训季提高自己才能更好育人

8月1日,当记者在临沂二中的校园里见到徐毅时,他刚从济南学习回来。“7月12日正式放假,我7月15日就回到学校值班了,值班结束后就去济南参加了几天的新教材培训,8月5日还得去北京参加一周的班级管理培训。”徐毅说,都说老师每年都有长假,但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可能连一周都不到。

据了解,为了能与时俱进,徐毅连续参加各种培训,每天都抽出几个小时来学习。培训期间,他上了一节节精彩的示范课,受到一致好评。回到学校后,他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了教学实践中。2010年10月徐毅参加全省生物实验技能培训,取得优异的成绩,他在自己努力的同时,还和同事交流切磋教法,取长补短。

在同事徐静的眼中,徐毅就是一个闲不住的人。“自我们共事以来,徐毅一直都很忙,课上课下围着孩子们转,假期里也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他的心里只有学生,连家人都顾不上。”

平常的工作中,徐毅的时间基本上都属于学校和学生。2008年,徐毅主持了临沂市课题“班级自动化管理”,把自己所学所教总结起来;在无数个深夜拖着疲惫的身躯去查宿舍、看望学生;经常主动和课题组老师交流。日复一日,徐毅身上那种乐于奉献的精神打动了每一位学生和家长,感动了学校领导和同事,他所主持的课题也于2009年7月顺利结题。15年来,徐毅获得的各种奖项不计其数,在他的眼中,所有的奖项只是一种鼓励他继续前行的动力。“作为一名老师,最重要的就是教书育人,让孩子成材是我最大的心愿。”

上一条:《沂蒙晚报》第六届寻找“最美教师”系列报道(三) 下一条:《沂蒙晚报》第六届寻找“最美教师”系列报道(一)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