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时空>>正文

《沂蒙晚报》第六届寻找“最美教师”系列报道(十一)

发布日期:2016年08月22日  浏览次数:

刘海莉:用爱心温暖留守儿童的心

受小学老师的影响,高考填报志愿时,她毅然选择了师范类专业,梦想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毕业后,挂念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她义无反顾地来到乡镇中学任教。她用爱心、耐心、决心,温暖着一颗颗留守的心,编织着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旋律,照耀着一片片留守的天空。她就是莒南县相沟中学的教师刘海莉。

初出茅庐,她接下全校最“棘手”的班

2005年,刘海莉从当时的临沂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在莒南县教师招考中,刘海莉以全县前三的优异成绩被分配到相沟镇中学任教,那一年她只有23岁。

刘海莉刚进学校就被分到2004级4班当班主任。从大学生到班主任,刘海莉还未来得及适应角色的变化,就被硬生生拉进现实。

“当时那个班是真不好带!”刘海莉回忆说,当年带班前她提前了解了一下班级的情况,知道班里连续换了好几位老师后,刘海莉下决心要把这个班级带好。但真正进入班级,她才知道带好这个班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据刘海莉回忆,当时班里有个学生公开收保护费,在路上截同学要钱买东西,如果不给就会打人,很多学生都很惧怕他。但是这个学生在老师面前表现很好,当值日班长时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

看到这种情况,刘海莉抓住机会经常鼓励他,告诉他团结同学,与同学们好好相处。渐渐地,这名同学学会控制自己脾气,与同学友好相处。看到这些可喜的变化,刘海莉十分高兴。

谁知,几个月后,这名同学突然要辍学,家长也没有反对。刘海莉多次上门家访,与学生和家长沟通,希望他能坚持到毕业。经过刘海莉的不懈努力,这名同学终于答应继续上学。多少年后,这名同学见到刘海莉一直不停地感谢她,说“感谢老师当年坚持让我上学,不然我连中专都没法上,也就没有我现在的生活,都是刘老师成就了我。”看到以前的学生现在过得很好,刘海莉十分欣慰。

无私奉献,她是学生们的知心大姐

在课堂上,刘海莉是一丝不苟的老师;在课下,她更像是知心的大姐姐。刚当班主任的时候,刘海莉的年纪比班里的学生大不了多少,她经常待在教室里跟同学们聊天开玩笑,像姐姐一样关心他们的生活点滴。

当时班里有个叫刘长建的学生,由于母亲残疾,父亲长期在外打工,造就了他孤僻懦弱的性格。他很少跟同学说话,总是一个人待在角落。

刘海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刘长建有个优点,字写得很漂亮。刘海莉抓住他这个长处,经常在班里公开夸他,并让同学们向他学习。当时,刘长建的学习成绩很差,连最基础的拼音都不会。为了提高他的成绩,也为增强他的信心,当时还是语文老师的刘海莉从头开始帮他补习语文。从最基础的汉语拼音着手,声母、韵母一点点教他。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刘长建语文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前语文只考个位数的他能考到70多分。成绩好了,自信心也提高了,刘长建的性格越来越开朗,慢慢开始学会跟同学开玩笑了。看着刘长建的改变,刘海莉觉得十分温暖。

在刘海莉的带动下,班级的学习成绩不断进步。在中考时,班里有10名同学考上高中,按照班级之前的表现来说,这堪称奇迹。当时学校的老师校长都十分震惊,但震惊过后,纷纷对刘海莉竖起大拇指,“是刘老师的辛勤付出换来了这样的好成绩,没有她就没有班级今天的喜人变化,刘老师好样的!”

愧对家庭,她的心是失重的天平

对工作,刘海莉有着极强的责任心,但对家庭,她却充满愧疚。为了完成工作,她一周只回家一次,可仅有的这一次回家,也是查完学生的晚休后,再开车回到在县城的家。早上,她顾不得陪儿子吃一顿早饭,五点半又要开车赶回学校上早操。

2015年9月,学校刚开学,刘海莉的丈夫得了胰腺炎住院治疗,儿子还要上小学,家人同事都劝她请假照顾家庭。考虑到刚开学班内事情太多,刘海莉还是放弃了请假。一大早,便狠心告别了病床上的丈夫与泪眼朦胧的儿子来到学校。刘海莉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去医院照顾丈夫,丈夫住院的半个多月,她没请过一次假,没耽误一节课。

刘海莉把大部分时间都给了工作,她也从学生那里收获了满满的爱。一次午饭时间,刘海莉买了桶泡面还没来得及打开。学生孙慧去办公室找老师,偶然看到刘海莉桌子上的泡面,然后转身离开,不一会回来,手里拿着一盒牛奶一块面包。“老师,你别总吃泡面,对身体不好,快把面包吃了吧。”看着这张稚嫩的小脸上充满期待,刘海莉实在不知如何拒绝。伴着感动与温暖,刘海莉吃下这难忘的一餐。

这样温暖的小事,刘海莉的学生们做了很多很多。每次想起来,刘海莉都觉得很幸福。她说:“感谢同学们,正是他们的支持给予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暑假前,刘海莉又送走了一批毕业生。假期值班的时候,刚刚毕业的学生云胜杰、杜鹏、孙慧和于惠回学校看望她。看到跟自己朝夕相处了三年的学生即将升入高中,刘海莉的心中充满感慨。她告诉同学们要好好学习,争取三年后考个好大学。她还说:“我会一直在学校里,等着你们常回来看看!”

上一条:《沂蒙晚报》第六届寻找“最美教师”系列报道(十二) 下一条:《沂蒙晚报》第六届寻找“最美教师”系列报道(十)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