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时空>>正文

《临沂日报》第六届寻找“最美教师”系列报道(十二)

发布日期:2016年08月25日  浏览次数:

孙静:为学生树立青春榜样

孙静,1978年出生,费县杏坛学校教师,县级模范班主任、教学能手,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省家庭教育优秀课题主持人,省讲课二等奖获得者。多次荣获市县级教学成绩奖,多篇论文在《沂蒙教育》发表,2014年被市妇联评选为临沂市首届“十佳最美家长”,2015年荣获市级“三八红旗手”和县级“师德标兵”称号。

她深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起着深入持久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她以积极阳光的心态,以身示教,践行着爱岗敬业、孝老爱亲、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为孩子们树立起了成长的榜样。

2007年,她的儿子被确诊为屈光参差性弱视,右眼视力仅为0.1。“孩子的视力已经错过了眼睛发育的关键期,不能再耽误了,你最好请一个月或者更长时间的假陪孩子做激光训练治疗!”医生的话给了她希望,同时又令她感到不安。还有一个多月就要年终考试了,她的学生怎么办?面对两难选择,思前想后,她向校长说明了情况,把下午的课调到上午,下午请假陪孩子去临沂做治疗。课堂上,她全力以赴,提高效率,向40分钟要质量,使课堂充满生机。11:40放学后,她立刻带孩子直奔车站,路上捎两个小饼,直接赶往临沂。生活就像上满发条的钟表,再苦再累她也不敢有丝毫懈怠。

有付出必有收获,学生们没有辜负她的期望,年终考试她所教班级教学成绩仍为全级第一,年终她被评为县级“模范班主任”。儿子给予她更多的是“欣喜的泪”,2009年孩子右眼视力从0.1上升到1.0,连医生都说:“这真是一个奇迹!”是不言弃的精神让她获得了双赢。

“老师,我想让您初中继续教我们,行吗?我不想和您分开……”学生韩宝梅是小儿麻痹症患者,孩子的话语质朴而感人。2008年,她主动接手了这个特殊的班级,第一节课就告诉全班学生,56名同学都是她的孩子,韩宝梅更是她的“孩子”。她数年如一日和同学们一起照顾韩宝梅,喝水、上厕所、爬楼梯……正因为有了她的以身示范,孩子知道了如何去有尊严地帮助一个同龄人,学会了换位思考、乐于助人。

在教学之余,她积极参与结对帮扶贫困儿童活动,在征得学生和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她发布求助信息,为孩子寻找资助人,给予孩子经济上的保障。

2013年10月12日,公公不幸被查出患有胃癌晚期,而她当时正要准备代表全市参加11月份山东省省级综合实践讲课比赛,时间紧,任务重。她把公公从乡下接到费县悉心照顾,每天都要忙到深夜。由于过度操劳,她曾一度晕倒在办公室里。2014年5月,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公公的身体各项指标都恢复了正常,而她也在此时获得了省级讲课二等奖。

2009年,她被临沂市教育局聘为家庭教育教讲师团成员,参与对家长的家庭教育培训工作。2013年,她又被费县妇联特聘为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作为讲师,多次志愿为妇联开展的“新农村·新生活”家长培训活动作报告,面向全县家长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几年来,经她培训的家长人次累计超过6000余人。

上一条:《临沂日报》第六届寻找“最美教师”系列报道(十三) 下一条:《山东教育报》:兰陵县“教育互联网络”推动教育工作“互联”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