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成美:慈母般的爱哺育了千万孩子
孙成美,从教38年,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坚守着三尺讲台辛勤耕耘、无怨无悔。她把满腔的真爱融入从教的每个日日夜夜、校园的角角落落、孩子们成长的点点滴滴,用自己慈母般的爱心哺育了千千万万个孩子。
教书育人,甘为人梯。孙成美在岔河小学担任一年级的数学、品生教学兼班主任,许多孩子顽劣、不讲卫生、不知学习,且屡教不改,是她寓爱于严,严中有爱,和他们谈心,耐心地辅导,全身心地投入到班级管理中,使没妈的孩子体会到了母爱,家庭贫寒的孩子穿上新衣,学习困难的孩子产生了兴趣。她对单亲家庭的孩子格外关照,课间带着同学们玩耍,同学把她当妈妈;帮特困生争取学校的爱心捐款,寒冷的冬天给他们买搓脸油、新棉衣,袜子、书包、文具等等,让农村孩子也和城里孩子一样幸福开心地生活学习。为帮助家长提高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听取家长对学校和班级的建议和意见,孙成美寒假、暑假都要家访。走进一个个家庭,发现家庭教育理念的差距,更加坚定了她的一个信念:自己多付出一点就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上个学期从一小总部转来一对双胞胎,弟弟不听、不思、不写,似乎学习与他无关,如果不管他,可能这个孩子一辈子学业就废了,于是她苦口婆心,绞尽脑汁课上课下关心辅导,一个学期下来,他的成绩从一位数逐步到了良,期末竟考了优。为了岔河的孩子,已54岁的她早出晚归,每周16节课,每天天不亮就去上班,天黑了还不回家,两头不见太阳。所有的作业亲自批改。她自己常说:“上天注定我就是教书育人的命。”不论工作上什么事,只要她能做的,哪怕不可能做到的,也要变成可能。
笔耕不辍,倾囊相授。虽然教师的工作是繁忙和琐碎的,但她仍坚持工作的同时注重学习研究,这已成她的习惯,每年都要记几万字的笔记。业余时,教育专著的消化吸收,同行们精彩课例的聆听分析,专家们意味深长的解析展望,这些无不使教学思路更清晰,教育方向更明白。工作中,由于常年不断地学习积累,她的教学理念比较先进,经常给同事们作教学方面的指导,充分发挥着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教研组长的带头作用,经常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学习所得毫无保留地说给同事听,对年轻教师进行指导和帮助已成为她的习惯。在刘龙生老师参加省课赛时,为了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对刘老师的每一个动作、眼神都要训练十几遍。连续十几个夜晚都工作到12点,白天的课一节也没耽误。比赛当天,由于夜黑地不熟,在下台阶时不慎崴了脚,疼痛难忍,她也不好意思吭气,一直研究到凌晨4点半,回家只休息2个小时,又到区教研室继续研究。最终在大家的努力下刘龙生老师取得了省讲课比赛一等奖的可喜成绩。不论是之后的李厚振老师参加市级讲课比赛,还是身边的老师开观摩课、示范课,她都是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倾囊相授。
只要辛勤耕耘,自然就会有收获和回报:孙成美所教班级成绩均居平行班首位,1992年获得山东省小学数学优质课比赛一等奖,1995年被评为山东省教学能手,多次举行省、市级观摩课,两次被评为兰山区优秀教师。2000年被评选推荐参加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同一年参加编写了临沂市小学数学过渡教材,所编写的投影电教教材获省级评选一等奖。在省市级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多次获市、区级优秀教学成绩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