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上午,蒙阴县垛庄镇中心学校小学校区,室外冰天雪地,教室里却温暖如春。墙上壁挂式水暖空调正在静静地散发着热量,学生们在认真地读书写字,一点也感觉不到寒意。
据学校副校长来庆权介绍,小学校区采用锅炉集中供暖,教室里温度保持在20 度以上,孩子们伸出手来写字一点也不觉得冷,取暖效果很好。
与以往不同的是,按照保护环境的要求,今年学校的供热锅炉烧的是生物质燃料,发热量高但产生的大气污染很小。相隔不远的中学校区,教室、公寓、办公室全部安装了空调,采用的是空调取暖。而村小、教学点取暖用的是碳晶电热板,靠烧煤取暖的现象基本看不到了。
像垛庄镇中心学校所属的各个学校一样,蒙阴县乡村中小学普遍采用电能、生物质燃料等清洁能源代替了燃煤,实现了清洁取暖。
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近几年政府持续不断的改善办学条件,通过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改薄”等政策措施,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全面更新,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同时,政府对农村学校也加大了资金投入,弥补学生取暖的资金缺口。除了原有的生均60元取暖经费,今年还落实了对寄宿生提高生均公用经费200元、对不足100人的学校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对超过100人不足200人的学校按200人核定公用经费等措施,为农村中小学生温暖过冬提供了保障。(亓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