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县教体局摸清底子、制定方案、统筹治理“大嫂园”。“大嫂园”即是无证幼儿园,由一位“大嫂”举办,普遍存在园舍简陋、消防不达标、安保不到位、卫生条件差、师资薄弱等问题,处于极大安全隐患之中,幼儿的人身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随时有“踩雷”的危险。
一张详细的幼儿园分布图
2016年,沂南县对全县16个乡镇(开发区)的幼儿园进行了认真摸底,详细掌握了全县无证办园情况,制作了全县幼儿园分布图,详细记载了幼儿园的分布及数量。经统计,全县共有幼儿园332处,其中,公办园104处,民办园228处,在228处民办园中,保留的幼儿园105处,需要依法取缔的幼儿园123处。这张图对今后沂南县研究制定清理整顿无证幼儿园的路子及方法提供了参考。
一个提供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计划
自2011年开始,沂南县先后实施完成了两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县标准化幼儿园达到234所,实现了全县每个乡镇都有一至两所省级标准化幼儿园的目标。特别是从2016年开始,沂南县大胆探索,积极创新,确立了采用公办、PPP、独立民办等多种模式相结合的建设幼儿园的新模式,大力扶持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性幼儿园,推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办园(PPP模式),鼓励村集体举办幼儿园,学前教育办学主体实现了多元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16年以来,全县共新建标准化民办幼儿园99处,总投资1.33亿元,建筑面积13.1万平方米。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迅速覆盖,为沂南县全面清理整顿无证幼儿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一套清理整治无证园的方案
清理整治无证幼儿园涉及到举办者的切身利益,措施不当,将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沂南县坚持建管并重,建设标准化幼儿园,增加优质学前教育供给;加强管理,增强保留幼儿园的办园硬实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坚持和谐取缔,讲究清理整顿策略和人性化取缔。实行一园一策,坚持“审批一批、规范提升一批、取缔停办一批”的原则,逐园解剖、分类施策。在取缔的同时,注重做好善后工作,用稍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园内设施,对在园幼儿和教师就近分流,消除被取缔幼儿园的举办者、教师及家长的后顾之忧。群众认可了,社会阻力小了,推进工作就得以顺利进行。
沂南县界湖街道是该县县城驻地,流动人口多、进城务工人员多、人口复杂决定了清理整治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沂南县仅存的14处无证幼儿园,界湖街道就占了4处。随着时机逐渐成熟,2018年初始,沂南县开始了最后的攻坚,组织力量,利用每天上、放学时间做举办者、幼儿家长的思想工作,发放告知书,讲明无证幼儿园的危害,讲清幼儿分流的惠民政策,免收幼儿本学期保教费,需乘坐校车的免费接送。4月25日,随着蓓蕾幼儿园大门徐徐关闭,界湖街道最后的四家无证幼儿园宣告全部取缔完成,园方、教师、幼儿全部得到妥善安置,实现了和谐共赢。(贺俊波)


